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举经义非但没有落下,反而比之前明显进步了很多。
这也是他们能够安心留在儒道院学习的原因之一。
今天的考核,关系到他们的去留。
不过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了半点担忧。
考核时间一般为一整天,有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默写经义。
第二个部分是为经义做释解。
第三个部分是做一篇文章。
以往每次考核,三人虽然不至于在书院里属于垫底的存在,但成绩顶多也只能排在中上游层次。
而且考核的时候往往都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一天考下来,整个人犹如脱了一层皮。
但今天,三人在考场上眉飞色舞,奋笔疾书。
尽然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便完成了所有考试内容。
早早就交了卷,随后往儒道院跑去。
已经耽搁半天了,错过了先生半天的讲课,在他们看来这可比考试重要多了。
书院先生得知三人竟然如此敷衍,一个个气得不轻。
扬言立即就要把他们赶出去。
只是当他们看到三人的试卷后,却一个个哑口无声了。
真正的一看一个不吱声。
眯着眼,看得极为忘我。
甚至还拿起试卷问身边的先生。
“王先生,你看看这句话,总觉得大有深意,可老夫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来,我看看哎呀,妙啊文词还能这般运用,我怎么想不到”
“看看这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细细品读,似有荒芜中看到希望的韵味,妙啊”
“还有这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好志向,好气魄”
阅卷室里,一众先生乱作一团。
将范子正三人的考卷来回传阅,一个个赞叹无比。
至圣儒道对于这个世界的文道来说,就像是更高维度的思想和哲理。
九州天下纷乱数百年,虽然也碰撞出了文道的火花,但就目前来说,还只是处于一个初始的阶段。
相比而言,系统赠送给许知行的至圣儒道,几乎涵盖了地球世界儒家数千年历史的总和。
是一代代儒家先贤一点点归纳,总结而来的瑰宝。
所以对于这个世界的文道来说,自然而然的就能形成降维式的打击。
毫无疑问,等两天后公布学子成绩的时候,范子正、李逸青、昝(zan三声)诚三人的名字盖压了所有人,成为了这次书院考核的前三甲。
以为范子正三人的表现,书院里的先生终于明白,儒道院那个年轻先生并非浪得虚名。
难怪连苏老先生都要去听课。
一时间,书院里的先生也有了去儒道院听课的想法。
只是他们每天都有繁重的课业,难得有清闲。
只能偶尔去一次。
而且因为没有前后系统的学习,就算去听一次也是云里雾里,虽然不明觉厉,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立秋、处暑、白露。
白露一过,便是中秋。
许知行在白鹿书院开设儒道院已经整整三个月了。
今日中秋,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苏清泉直接让苏府下人把炉灶搬上了山,要在儒道院里过中秋。
其实本意,是在给许知行践行。
三月之期已到,许知行要走了。
这是三个月前就已经说好的。
这一天,一如往常,大家依旧潜心读书,然后听许知行讲学。
三个月的时间,至圣儒学自然是学不完的。
但却也足以让他们打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