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打芭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谁不知道,不管这事是真是假,今日只能是假的。
至于之后,哪怕是这个当口,怕是皇上都忍不下这口气,几乎是被两边至亲的人欺骗隐瞒……怕是再也没有什么佟半朝和雍亲王了。
“其实这也是康熙自己的锅,他对佟佳一族的宽容是出了名的,看隆科多一个侍卫都能进后宫就知道了。
这隆科多也不知是不是看在德妃的面上,帮着四阿哥坐上了皇位,然后没过几年,就被四阿哥找借口干掉了。
其实这为老父亲找回尊严也没错,关键是他让当了太后的德妃亲自拿了毒酒去给隆科多……
前头靠着太后拉拢隆科多登上皇位,现在他完全可以正大光明杀了隆科多,然而四阿哥非要诛德妃的心。
说到康熙,我真希望康熙能在四十七年的时候,把皇位传给太子就好了,后面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康熙也能避免后面那么多事了。”
康熙帝已经顾不上其他,他的确是在乎名声,可也害怕权力旁落。
而且这个时候,本就因为天镜和二圣的出现民心不稳,还有德妃和隆科多的私事在前,若是这时他这个皇帝再得个昏聩的评价……
“康熙前期毫无疑问是个明君,他精力旺盛,也不排斥西洋学科,勤政还有扩大版图,政事上除了对汉人的态度令人诟病,也是有很多实打实的功绩。
但这仅限于前期,后期康熙朝的毛病十分明显,就是夺嫡之乱,和朝臣贪腐,以及康熙的怠政。
康熙为了平衡朝堂,从立太子开始,一直到去世,朝堂上都有两个热门的夺嫡皇子。
可以这么说,当时参与夺嫡的皇子是整个清朝最后的辉煌时刻了,他们简直是耗尽了清朝的国运,所以后面登基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毕竟从清朝入关到亡国,总共也只有十位皇帝。
说远了,那些皇子个个才干不凡,都是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可最后全都折在了党争里,最后除了十三阿哥都没有好下场。
这些原本都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更甚至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还是亲兄弟,最后闹到这个地步,其中康熙要占很大一部分原因。
而且他还特别嘴毒。
康熙对太子有多重视大家都知道,我就挑两条说说,他在面对朝堂和私下是怎么对太子的。
太子出阁时,康熙带他出席大宴,类似元旦或者皇帝千秋这样的节日,皇子大臣们除了要向康熙三跪九叩,还要向太子行两跪六叩。
私下里呢,康熙出门巡幸都要太子寄两件穿过的衣服给他,说是想念太子的时候看看。
他这样捧在手心的太子,废他的时候,说他是生而克母。
康熙一直对八阿哥从小也是关心有加,然而后期八阿哥参与夺嫡,他骂八阿哥‘辛者库贱婢所生’……
你们就说,哪个儿子听这话能不难受?
还有我就想问了,怎么,这些儿子听话和你意的时候就是你康熙的儿子,不得你喜欢了,就是他们的错,他们额娘的错了?
啧。
后期,康熙他又推行仁政,导致朝政混乱,那时的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朝廷上下腐败成风,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
对不满情绪或敢有谈论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再加上海禁和文字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封闭的思绪是最可怕的。
而从康熙朝开始,这种思想禁锢一直存在,后面的乾隆帝甚至变本加厉,看看乾隆帝死后仅仅四十几年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这就是教训。”
天幕上详细的列出了那不平等的条约,看的众人心惊胆战,上首的康熙帝却眼冒金花,他看着那些字,却觉得那不是字,而是一柄柄刺向他的长枪。
那长枪将他的皇位刺的千疮百孔,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