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东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还是摇头。
晏如斯想了想,这几位都是有《兰亭》临本流传到后世去的,突然想起来,说:“哦,那就,冯承素了。”
杨大哥和小七相视一眼,笑了。
小七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早被唐太宗带到墓里,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自南北朝至隋到唐再到宋,勾描、摹写、翻刻各种《兰亭》,多如繁星,出众者甚多。但是唐太宗御旨最佳,却是冯承素为首的唐宫廷御制团出本的《兰亭》,俗称‘冯承素本’,这本《兰亭》是直接脱胎于王羲之的原迹来的,据历代流传典籍记载,也公认为这本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
晏如斯想,后世认为历代公认最佳临本的不是欧阳询本么?北京故宫的那本“神龙版”冯承素《兰亭序》,都巡展过好几回了,不知道这位杨大哥的《兰亭》是不是故宫的那本?
不过后代学术界其实早有定论,故宫里那本“神龙版”冯承素《兰亭序》是明代宁波天一阁家仿的,真本“冯承素摹本”就此漏在了历史的罅隙里,谁也不知道在哪里了。
想到这里,心中叮地一声响,赶上正朝琉璃堂走去的两人,这可是冯承素的临本的真身,可不是故宫那卷仿本的二次方。
听那个叫小七的说:“说起来,这个琉璃堂里也有一本王羲之。”
杨大哥说:“哦,小七不说我倒忘了,《宣示表》原迹勒石之后,廖先生一直将它奉在琉璃堂里的。”
晏如斯心想《宣示表》的刻石她在后世是见过的,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着刻石刚诞生的本来样子?
晏如斯问:“杨大哥,嗝,你的这本“天下第一行书”从何处流传而得呀?”
杨大哥一笑,说:“先帝赏的。”
这收藏迭代的秩序那要靠谱多了,晏如斯心想着,脚下登上了琉璃堂的石阶。
走在首位的杨大哥忽然停下来,晏如斯仰起头,迎着门上彩色琉璃里透出来的光,杨大哥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过身,虚空点了点晏如斯的脑门,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晏,如,斯,是不是?”
晏如斯愣住,说:“你怎么知道的?”
杨大哥哈哈一笑,走进了小七已经推开的琉璃堂大门。
小七在门口让了让晏如斯,晏如斯退后一步,请他先行。
跨进厅门,一股热浪卷着酒气、茶味、脂粉、熏香的纸醉金迷的气息,朝晏如斯的脸上扑过来。
晏如斯不知道的是,当日方家考聘三试,已经惊动了小半个临安府。倒不是说才情、人物惊才绝艳什么的,而是那些送了女儿或者侄女的家族们,虽说不论是庶出女还是嫡系支脉女,谁最后能跟方幼芍进入太师府的结果才是他们根本关注的重点。
晏如斯大名赫然位列榜首,平民寒酸的出身和重大瑕疵的相貌,被输掉的人用“十分丑陋”来形容,反而让晏如斯的名字更多了几分神秘气息,想知道的人哪里还有不知道的?不过,要是此时晏如斯就知道那位竞选最后差点夺榜的紫衣女孩叶某某,就是杨驸马隔了几道弯的表侄女,恐怕要大跌眼镜了。
当然,这是后话,暂此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