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3章 婚事(上)【2 / 3】

瑶三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月二十,宜嫁娶。

说起来这日子还是钦天监夜观天象算过的,一箩筐的好话堆在了温淑婉的身上,什么富贵多子,旺夫宜家。吓得温淑婉攥着帕子,生怕这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说出什么天生凤格的胡话,这样她可能就不是太子妃,成了皇妃了。天生凤格这种话,还是留着做了皇后的时候再说。

嫁娶这种事情,放在普通人家也就是简简单单的六项俗礼。可温淑婉嫁的是皇家,规矩和礼仪自然要繁复许多,也只好提前请教了大长帝姬身边的老人,学着规矩和流程。

第一步,就是纳彩和问名。

温家前一日就设了正副使幕次于大门外道左、南向。设香案于正堂中。设制案节案于香案南。设案于香案之北。留着纳彩、问名、纳征、告期之用。后面的祠堂也打扫干净,等成亲之前温淑婉祭祀祖宗。

第二日,正副使到大门外,仪仗大乐分列。礼官也早早的就到了温家,看到了吉时就又宣读了一遍册封的圣旨,只不过多了几句天地祖宗,仰赖皇太后的话。

纳彩的诏书都交给了大长帝姬,只是皇上特意下旨,大长帝姬年岁高,不必行礼,只当是给孙女婚事长脸了。

温淑婉可逃不过行礼参拜,依照着规矩,行礼告拜。虽然比起明天的纳徽和告期来说,今天的规矩算是少的。

可一通下来,只觉得腰酸背痛,头顶的礼冠压着脖子,疼痛不已。这礼服确实要穿着一整天,只能在空闲无人时,借口更衣,让天冬帮着按按脖子,其余时刻还是要保持端庄肃静,彰显未来太子妃的规矩。

不仅仅如此,温家还要客客气气留礼官、正副使甚至是大小太监用饭吃茶。礼官则是笑着拒绝:“还要回宫复命,恭喜温小姐册封太子妃。”

温家只得谢了又谢,给礼官和正副使多多少少包了银钱,只说是买茶钱,辛苦大人跑这一趟,这钱吃茶润润嗓子。再把皇家赏赐的纳彩之物放到后院的祠堂供上,这些东西,是万万不可用的。

许是温淑婉出手大方,每个来的宫人都有厚赏,小太监也就多嘴了几句:“太子昨日已经在太庙那里祭祀过了,宣读了诏封的圣旨。圣上和几位娘娘也都在,文武百官都上朝庆贺。又在大庆殿大宴群臣,看起来龙心大悦。”

消息也不是白听的,温淑婉让天冬又给这位公公多拿银子。小太监瞬间眉开眼笑,说了好些吉祥话。

皇家的纳彩自然不可能是普普通通的大雁和寻常的五谷。礼单上长长的一应物品,看的人眼花缭乱:玄纁紵丝二疋、珍珠十两、各色紵丝四十疋、大红罗四疋、生纱四疋、铅粉二十袋、末茶一十二袋。这些都用红绿罗销金袋装着。

金六十两、银六百两、金花胭脂、线胭脂、珠翠花、圆饼茶、羊、猪、鹅等。还有胡桃、枣、白熟米、内造的酒。

看得出,礼部和内务府是花了不少心思在上面的,也足以看得出皇家对这次婚礼的重视。

婚礼的媒人,请的是恭亲王王妃。王妃年过半百,生育了四子两女,又身体康健,算得上是顶顶有福之人。请她来做媒人,也是温淑婉的福气。

看见寿安大长帝姬也特意出席,恭亲王妃也笑着称一句皇姐,陪着大长帝姬说话。

大长帝姬拜拜手:“哪敢让你行礼,今天算是我孙女的好日子,能让嫂嫂做媒人,也是这丫头的福气。”说着让墨竹给恭亲王妃上茶:“这是皇帝前几日送的茶,难为他还想着我这个老太婆。”

恭亲王妃心里面明镜似的,大长帝姬骄纵了一辈子,又有所谓的“从龙之功”,皇帝一向对这个皇姑姑宽容有加,自然会对温淑婉的婚事看中。此次能在纳彩的时候亲自出来,已经是给了极大的面子了。

自己也自然要捧着大长帝姬:“瞧皇姐这话说的,阿婉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给她做媒人,我这心里面高兴还来不及。也是我和这孩子有缘,她及笄的时候不也是我给做的正宾。”看大长帝姬面色和煦,便继续道:“我家王爷也时时惦念着皇姐。就想着什么时候邀您到府上坐坐,叙叙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