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552章 牢房谈话完
这时候杨岌自然就想着,若是能把之前的想法再调整一下,到时候等到李世民、颉利和罗艺三败俱伤,自己直接扶李承乾继位,那样不是再痛快些。
“你想的很好,可是不切实际。”
没等杨岌再争辨,李言直接说道:“父皇可是久经战阵,这大唐天下一半都是他老人家打下来的,如今北有罗艺,南有李孝常、李幼良等逆臣等到他和突厥两败俱伤。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和颉利拼死一战,然后便宜那些坐壁上观的人吗?”
“我知道,你想说,父皇是守城一方,决定权不在他手上。”
“但伱别忘了,突厥的颉利可汗在草原上的情况和父皇差不多,都是靠铁血手段登位,手下的众多部族并不心服,只是碍于颉利的威势,不得不暂时屈服。”
“颉利也知道这种情况,发动南倾就是为了祸水外引,用和大唐的战争来转移内部的人心不稳,趁机整合部众。若是能打上两场胜仗获得些好处,即竖立了威望,加强了可汗的权威,又能压服众部族,暂时统一草原人心。”
李言的眼神幽幽的说道:“所以,他只能胜,而不能败,一旦败上一场,那么威严尽失,内部不满的部族和野心家们就会群起反抗,将他赶下台。所以,在这种人心不稳的情况下,他敢和大唐这么一个强大势力,破釜沉舟,背水一场吗?”
“什么?”
杨岌觉得虽然在政治上李承乾高他一筹,可论到军事,那是自己的老本行,面对这种南北两大势力的冲突,他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事实上燕辽军上下,包括罗艺也在一直关注着。
此时听到李言竟然说打不起来,顿时震惊的问道:“主上,你是说,不管是突厥还是大唐,都没有决战的意思。”
“你以为大唐边上有像罗艺、李孝常这种野心家,他颉利的突厥就是铁板一块了吗?”
李言冷声说道:“颉利前锋执失思力翻越陇山,只了四天,而二汗突利和契必何力几人翻越陇山却用了八天,现在渭水边的战争频繁,你可以仔细看看,突利和契必何力有没有真的卖力去攻城略地。”
“若是颉利搞定了大唐,回过头来,他们这些不服颉利的人,等待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
“他们正等着大唐的士兵和城池消弱颉的势力,当颉利真的不顾一切的和大唐交战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当然也会参战,但关键时刻到底是打大唐,还是攻颉利,那就未可知了?”
“投鞭断流的故事难道你没有听说过?”
李言话声一落,杨岌脑海里瞬间翻起了滔天的巨浪,一脸震惊的看李言。
燕辽军每天都派出大量细作在长安城以北,监视两方的战争,所以,杨岌了解的内情远比李言蹲在仓库里知道的更多,具体的细节竟然和李言说的分毫不差。
罗艺前两天还在帅帐里看着军报大骂突利,竟然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拖拖拉拉的,行军如此缓慢,攻城也不甚得力,再这样下去,就要错过消灭李世民的机会了。
突利负责的方向,正是柴绍负责的防线。
大唐里谁不知道,柴绍和李靖李绩那些名将比起来,就是个草包,滥竽充数的角色,完全是靠着娶了李渊的女儿才在唐军中立足的,打起仗来,十仗五输,剩下的五仗也都是不输不赢,这一辈子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战功。
杨岌还在奇怪,怎么突利身为二汗,竟然连个小小的柴绍都拿不下来,今天听李言一说,才恍然大悟,原来根子在这里呢?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看来草原上的事,和大唐也差不多,到哪都是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
李言从另一个视角来刨析这场战争,只三言两语,就说服了杨岌。因为杨岌整天待罗艺的帐中,听着罗艺分析局势。但每次都是罗里吧嗦的废话一大通,把李世民贬成一堆屎,又把燕辽连吹嘘的多么强大。
自嗨一顿,然后什么狗屁结论也得不出来。
总是让下面的人再探,再探
玛的,下面的小卒,只知道谁和谁开战了,打得激烈与否,死伤如何,能探出来一场战争的本质和预测结局吗?
你自己看不清楚,搞不明白,没有大局视野,脑子不够用,把火撒在下面的人身上算是怎么回事儿?
看人家李言随口几句,扑朔迷离的局面顿时如拨云见日,让杨岌这个战场老将看得清清楚楚,心悦诚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