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84章 承庆殿父子对话(完)【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代以弟杀兄,开启以武力夺权,以幼代长之先例;

三代李治更是将大唐江山被一女人所窃取;武代李兴,要知道古代可是没有人权的,男尊女卑,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人们甚至允许一个女人堂而遑之的称帝建制,何尝不是因为对李唐没有归属和认同感。

唐朝相对于汉朝来说,也少了一份厚德来承载。

唐人和汉人都广为流传,但为什么后世主流以汉人自居,而不是以唐人自居,就在于此。

李言历经三世,见多识广,打算着若是以后登基了,还是要稳一稳,以黄老之德教化天下,崇尚仁义道德,以化育天下,这样坚持个几代后,虽然可能会因暂息兵戈而导致国家孱弱。

但却会增加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和对大唐的认同感,使得国家的后劲更足一些,韧性更强一些。

这样即便出现安史之乱,也不会影响那么大,使得国家元气大伤,而后导致唐末五代十国的出现。

这是李言在接到系统的特殊任务后,冥思苦想的,能影响到二百年后的时局想到的一些举措。

守江山,正在于一个德字

聪明才智能让人飞得更高,变得更强,但厚德仁义却能让人渊远流长,后劲十足。

有了人心凝聚力的势力,哪怕再弱小,生命力却很顽强,从弱到强,只是时间的问题。

否则,不管再强大的势力,没有人心所向,崩溃只是早晚的事情。

当一个人或者势力,只顾追求强大的力量而忽略了人心向背的时候,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李世民雄才大略,除了玄武门之憾,几乎没有任何大的缺点,胸襟,胆魄,智慧,格局,担当,样样都是顶尖的。

人心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也能意识到,只是他为了上位,别无选择。

实际上这是李渊的问题,为了打天下,不得不拼命加强李世民的力量,在李世民的实力和功绩,不但远超太子,甚至超过皇上的客观现实面前,却始终下不了决心给李世民一个太子名份,才致有后面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上位后,对外抵御强敌,收服无数势力,极大的扩展了大唐的国土面积和势力范围;对内轻徭薄赋,抚民以静,让人民能休养身息;对臣子兄弟们也都很是宽容大度,在贞观治世上更是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和功夫,才勉强聚敛了一点儿人心,淡化了一些玄武门之变的血腥气。

但李治却没能善终,江山易主,致使贞观和永徽的心血付之东流;玄宗拨乱反正,先明后昏,从霸占儿媳杨玉环的时候起,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帝王,沉迷于享乐,宠幸安禄山,致使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由盛转衰。

他为大唐带来的祸患,要远远超过了他对大唐的贡献。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都是不该为天下之表率啊!

遗祸无穷且久远,说得就是这样的情况,李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看着李世民脸上涌现的痛苦的神色,没有再说话。

至于良心上的愧疚,这本就是李世民应得的,这正说明了他还有些良知,还不算没心没肺,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对是错。李言以后接手天下后,不知道要多少功夫去消除玄武门之变所造成的影响。

李世民痛苦了一阵儿,也知道和李言这么一个太子谈论当年的事情谁是谁非没什么意义,于是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你要和朝中的那些臣子们解释清楚,免得凭生事端。”

“是,父皇!”

李言见李世民情绪低落,于是站起身行了一礼:“儿臣这就让太常寺准备相应的供馔,等过两天清明,就去祭祀。儿臣也会将父皇对他们的关心和惦记带到。”

“想来他们在天之灵,知道父皇想着他们,也会欣慰的。”

见李世民闭着眼睛摆了摆手,李言缓缓的退了出来,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句低沉的吩咐:“祭祀用的酒要用剑南贡上来的烧春酒,不要用些寻常的酒水。”

“是,父皇!”

李言回了一句,见里面再无声响,就默默的退了出来。

回到绮云宫,李言和长孙皇后说了皇上已经准许,过两天清明节去祭祀的事情后,就和安康公主一起随长孙无忌出了宫。

至于安排太常寺准备礼制供馔的事情,自然交给长孙无忌去处理,李言和安康两人在长孙府里待了一下午,等到将晚的时候,辞别长孙无忌一家人,李言陪着安康一起回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