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66章 关陇贵族(一)【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是万幸!

幸好自己及早的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找到了问题的原由,找到了江山延续的关键所在,也就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办。

不会像以前那样愚昧无知,一味的去追求疆域的扩张和广大,追求一时的荣耀和光彩。可以学着汉朝开国的那几代君主,将自己的大唐反复的淬火锤练。将其中的杂质给逼出去,练铁为钢,再有这么天纵之才的太子接力,再度淬练,将钢再度锤打成高硬度的精钢,给大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是不能万世永存,至少也要超过大汉的四百年

良久,李世民睁开眼睛,复杂的看了李言一眼,随后坚定的说道:“你放心,父皇还年轻,无论是诸侯之乱,功臣擅权,还是后宫干政的问题,都不会有的,父皇会留下一个铁打的江山传给你。”

李言缓缓的摇了摇头,并没有轻松下来,反而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

“怎么,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吗?”

李世民顿时脸色一肃:“朕一登基就立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条律,而无论是你皇祖还是朕,都没有分封诸侯王,亲王们也都是只享受爵位和俸禄,并没有实际的地盘。”

“像任城王李道宗和河间王李孝恭那些亲王们虽然还在军中统兵,也是因为天下未定,需要用他们来制约朝中的外姓大将,等到打败颉利,天下安定后,朕自然会让他们卸甲归田。”

“将归于朝,兵散于野之后,骄兵悍将的问题也会迎仞而解,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父皇,儿臣不是担心他们,他们只不过是芥癣之疾。”

李言斟酌了一会儿,这才缓缓说道:“就算父皇不管,依儿臣的才能,儿臣也能从容料理,儿臣担心的是朝中的世族门阀,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那些固疾。”

‘轰’的一下,李世民顿时脸色变得极为难看,露出了之前无论是如何震惊,都没有流露出的凌冽的杀意,一瞬间牙关紧咬,额上青筋暴出,身体变成无比紧绷,在衣袖中的拳头也捏的指节发白。

李言提出的问题,是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笼罩在中原大地的核心问题,和这些贵族们比起来,无论是后宫干政还是武将擅权,都算不上什么大难题了?

所谓五姓七望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关陇八大家是陇西李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和清河崔氏。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关隋军事贵族集团。

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关陇贵族集团”,这些世家大族以姓氏为主要标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上下同气连枝、生死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李言对这些人的认识,集合了后世的资料和观点,比当代人更了解。

门阀、士族、世族、世家、豪强等,其实都是一种意思,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是一个对在历史上存在了数百年的阶层的称谓。

一个因种种原因而产生的怪胎,集诸多种特殊权利于一身的恐怖存在,是一种畸形的政治生态。

门阀政治起源于两汉,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南北朝时开始衰落,最终在晚唐五代彻底消失,退出历史舞台。他们曾经深深影响着数百年的历史进程。

以至于在民间流传,历史上无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

最初,士族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他们世代读书,研究儒学,有声望、有历史,德高望重。

豪强地主,是地方上经商、务农甚至通过不正当方式聚敛巨量财富的人,之后经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方式,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他们拥有经济实力,但政治地位却不见得高。

自东汉末年以来,士族与豪强逐渐合流,成了众所熟知的门阀,正式作为一个阶层诞生。

而随着中央朝官和地方势力的合流,门阀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所占据的比例,一直在上升,汉献帝建安年间占据了朝庭官员的29,至东晋时期达到了顶峰的808。

在之后的整个南朝期间,一直保持着半数以上的比例。

到了隋唐时期,这一比例仍然很高,不过数据呈下降趋势。隋朝时为67,唐朝安史之乱前为56,安史之乱后仍在五成以上。

此后数据反常的逐年上涨,甚至一度达到了89以上,超过了士族政治的顶峰东晋时期,但实际影响力却不可同日而语了。

数据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唐朝的中央朝廷已经无法在向地方上派遣官员。

从汉末到晚唐,无论王朝怎么更迭,门阀却屹立不倒,总能在新王朝中继续身居高位,继续荣宠显贵。如果说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这八百年,就是门阀士族的历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