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913章 大军压境
以前李绩的通漠道,兵员最多时不过十万。
可现在,仅九原丰州一带,就汇集了二十万兵马,再加上东部的胜州榆林一带,北方黄河一线现在已有三十多万兵马。
就这样,长安还在一直往北边调兵,这明显是要打大仗的节奏。
身边的副将洪恩见李绩一副焖焖不乐的样子,在一边问道:“将军,如今朝庭重视北疆防线,随着兵力的增加,将军的影响力也跟着增长,这不是好事儿吗?”
“属下看您忧心忡忡,不知所谓何事?”
李绩是隋末瓦岗出身的将领,后来投降李渊,是大唐少有的少壮派功臣。年纪轻轻就被封为英国公,战功赫赫,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个腹有韬略的帅才。
只是在玄武门之前,拒绝了李世民的邀请,从此被边缘化。
但其才能着着,使得李世民也不得不倚重。
可用而不可信,就是李绩自己对他在皇帝心中的评价,这种评价也使得李绩虽居高位而始终郁郁的根本原因。
副将洪恩是李绩的同乡,从李绩上瓦岗时就追随的老人儿。
多处相处下来,名为主仆,实为兄弟,对于李绩的心事,多少知道些,只是他人微言轻,对于高层的事情,也是束手无策。
“你知道什么?”
李绩眼底闪过一道忧虑:“现在在朝中领重兵的不是秦王府老人,就是玄武门旧将,而我是唯一一个不属于这两个派系,能率这么多兵马的将领。”
“以前黄河防线只有十万兵马还好,虽然人数不少,却远离长安,外面还有二十万铁骑的阿史那云部,西北边的金山大都督府离着黄河也不远,在这两大都督府的护持之下,皇上很是放心。”
“可现在呢?”
“朝庭将这里的兵马扩张了三倍,却没有没有提升本将的职务?”
“想当年,程咬金在定襄之役开始前,可是兼任了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可我依然是一个普通的行军总管,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并不想升我的职啊?”
洪恩却是宽慰道:“那也不见得,将军,皇上至今没有任用任命新的统帅,就说明皇上对您的看重,至于没有提升职务,或许是皇上不认为突厥会南下吧?”
“前段时间,潞国公不是奉皇上之命,北上谈判了。”
“这说明皇上更倾向于以和平方式解释突厥问题,若是提升您为行军大总管,可不单单是一个军职问题,更意味着整个通漠道进入战时机制,这样会极大的刺激到突厥。”
“是以圣上增加军队数量,而保持原来的规格不变,正是为了大局着想,不会专门针对将军的。”
洪恩说的也有道理,李绩的心情略微松了松,表情也缓和了下来,暗叹一声,都是心事太重的缘故啊?
正准备夸赞洪恩几句的时候,眼神骤然一缩,只见在前方的阴山南麓的一个山头,突然升起三道浓黑的狼烟。李绩连忙跑向城楼上,放眼北望,只见关山重重,好几个山头都飘着烟尘。
蜿蜒崎岖,一直延升向大漠的最深处
还没有反应过来,丰州城头上的警钟被急促的敲响,刺耳的咚咚声,传遍整个城池。
自从贞观四年,大唐打败颉利,将防线推进到黄河一线后,就在阴山范围内的数十个山头,竖了几十个烽火台,秘密麻麻的延伸到千里外的草原深处。
久在边镇,几乎所有的军士都知道,一道狼烟代表有少量未知军队接近,示意城池加强戒备;两道则代表万人以上规模的骑兵出现,而最高警示级别的三道狼烟,就是代表着十万以上的草原铁骑大规模入侵大唐。
‘来了!’
李绩心里默念一声,随后深吸一口气,大声下令道:“洪恩,传本将令,丰州、永丰、丰安、九原等黄河一线所有边镇,进入战时状态,关闭城门,封锁一些北上渡口。”
“招集全城所有将士上城防守,打开仓库,滚木镭石火油箭矢通通搬上城头。”
“同时派出信使,向东边的胜州榆林,和漠南的阿史那云部以及定襄灵州长安,传送八百里加急,通报这里的情形。”
“并让九原的十万步卒渡过黄河,支援丰州,将本将的总管府迁至丰州,召集所有参将以上军职者前来府衙议事。”
李绩不愧是久经战阵的将领,忙而不乱,一条条军令几乎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身边的传令兵,一个个接令后前往各方,整个城池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忙碌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