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969章 李世民的计划
李世民很想告诉儿子,对于长孙无忌,也要小心防范。不过思量再三,最后也没有将事情挑明,只是很隐诲的提醒了一下,不知道李治能不能听懂
两人一个是弈使天下如棋局,把江山玩弄于鼓长之上的老狐狸;另一个是初出茅庐,不谙人事的懵懂少年。若是李治存了防备的心思,必然瞒不过长孙无忌的眼睛。
李治在长孙无忌面前,简直就像猫爪下的老鼠,任其随意摆弄。
与其留下这对组合,却让他们心生猜忌,相互防备,还不如让他们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朝中有连自己都搞不定的世族群体,长孙无忌要对付他们,要从他们手中抢蛋糕,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没有过多精力放在架空李治,把持朝政上了。
长孙无忌比自己还要大四岁,比李治更是大了三十五岁,两人一个日暮西山,一个如朝阳初生,等到李治真正成长起来,长孙无忌也就老了,料想也成不了大害。
“嗯,儿臣明白。”李治拼命点头。
听着李世民这暗示明显的嘱托,李治心中兴奋的几乎要炸开了,强抑内心的狂喜,用几乎颤抖的语调承诺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让我李家天下,更加辉煌,千秋万世,传之不绝。”
“嗯,去吧!”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很明白幼子的心情,一个天大的便宜,被他这个一直置身事外的人给捡到了,凭空落下一顶皇冠,掉到了自己头上,任谁都会激动的发疯吧?
李治退出后,李世民拿定了主意,就要开始调整运作。思虑片刻,叫进王德交待道:“宣长孙无忌来朕这里一趟,等长孙无忌离开后,再招岑文本过来见驾。”
“是,皇上!”
王德恭敬的应了一句,退出了寝宫。
贞观十九年,三月十二。
李世民已提前下旨,将大唐各地藩王,各州督府和边镇重将,统统招回京中。
在这段时间内,他已经亲自接见过各个亲王和一些军中重将,其中对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李绩等重要臣子,稍稍透露了一些心中的真实打算。
虽然没有明说,这些人应该都能猜到李世民真正属意的储君是谁了?
见众臣没有太强烈的反对意见,心里也就安定了下来。
大唐外有边患,一些封疆大吏不能长期空缺,最多只能在长安待上几天,是以李世民就决定,明日正式招开大朝会,将此事给定下来。
一般来说,除少数节假日外,唐朝每日都有朝会,也都是在太极殿召开。平时的规模没有那么大,只有在京五品官员以上,或者因政务需要受到提前召唤的相关官员参加。
只有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会,才会要求在京所有官员一并参与,展示天朝威仪,震慑违法不臣。也提醒那些官员,他们头上是有朝庭的,不要整天待在自己的衙门,就觉得无法无天了。
把所有官员都聚在一起,个体的力量才会无比渺小,才能让人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不过,大朝会的规模很大,不少低品阶的官员,从头至尾都见不到皇上一面,只在太极殿外的广场上。
若是没有什么事情,天天把人弄来,也有些过份。
这次的朝会要确定储君人选,李世民就决定提前两天招开,一来可以有个突然性,减少变数;二来,若是明日分歧太大,也好有个缓冲,经过两天调整,十五再正式定下来。
不得不说,李世民考虑的很有道理。
这天太阳快要落山,想到明日就要确定储君了,李世民心里即兴奋,有些有没来由的紧张,甚至有些心慌,无法安定下来,在承庆殿内走来走去,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被自己忽视了。
“王德,圣旨都发出去了吗?”
一边的王德听到询问,小心的回道:“皇上,所有公侯以上爵位者,在京中郎将以上军职者,五品以上官职者,均已通知到位,至于五品以下官员,自有弘文殿安排,三省六部主官吩咐下去。”
“嗯,那就好”
李世民回了一句,又吩咐道:“各位皇子身边都要加强护卫,现在是敏感时刻,切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回皇上,您前日已经下过旨意,这几天长安城戒严,并传旨卢国公把十六卫军调进城来,加强长安的防卫,各位王府,也派了禁卫军增三倍护卫。”
“嗯”
李世民放下了心,再次开始思索起来,忽然脑中闪过一道人影,侯君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