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房玄龄、岑文本、李靖、高士廉、还有自己的兄长,也并没有任何激烈的反应。这足以说明,事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严重。
长孙无垢松了口气,慢慢走出人群,来到侯君集面前,有些脸色气苦的说道:“潞国公啊,潞国公,你让本宫说你什么好?”
“象儿年幼,皇上转立皇子,也是为了大唐考虑。你们为了自己的权势,硬生生的非要把一个孩子推到风口浪尖上,你以为你是在帮他?你这是害了他,知道吗?”
“乾儿曾经说过一句话,欲戴皇冠,必承其中。”
“这古往今来,担负不起天子之责,从那把椅子上摔下的储君和皇帝不在少数。远的不说,前隋元德太子杨昭,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悯帝杨伺,隋哀帝杨政道,不都是前车之鉴吗?”
“你忍心让象儿小小年纪,就陷入这万劫不复的境地吗?”
侯君集心里一片苦涩,他原本只想拉几个东宫系的臣子,制造些障碍,拖延一下时间,让李世民知难而退。据他多年为官的经验,只要有三五个官员一同坚决反对的事情。
多半都会被挂起来,等散朝后,再进行斡旋,下次朝会自然顺利通过。
谁知道李世民态度如此坚决,而王玄策又是如此给力,东宫系几乎所有官员都下场,李世民欲立晋王的态度,更加引起了吴王系和齐王系官员的愤怒。
而魏王系又怕李世民和晋王秋后算帐,于是也下场助阵,最后弄成了九成以上官员,联合逼宫的场面。
李世民的身体经不起这样的冲击,当朝昏了过去。
这一系列的巧合,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却又不敢把太子欲归的事情透露出去。太子权威日重,心思诡谲,在侯君集的心里,早已是超过李世民的存在。
今天这样的场面,一半是因为机缘巧合;另一半恐怕也是太子在背后运作的缘故,那个王玄策,一个鸿胪寺少卿的挂名从四品官员,没什么影响力;
而锦衣卫指挥使,又是个不受人待见的角色,他哪有这种号招力,不用想,肯定是利用了太子的旗号。
太子什么时候回来?
或者说不定早就回来了,正在长安的某个地方静静的待着,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也不是没有可能。
搞出这样的场面,太子想干什么,侯君集也不敢猜测,是想一举击跨吴王、魏王、晋王这样的竞争对手?还是想看看满朝臣子,谁忠谁奸,谁是谁的人?
亦或是纯粹的想看看自己当初的那些人,有多少人还坚定的站在自己一边,有多少人已经改换门庭?
再往深处想一下,太子会不会想给现在的皇帝和以此形成的旧有权力核心以致命一击,等自己下场后,可轻易扫除一切阻力,从容组建新的权力架构也说不定?
反正现在的局面,除了李世民之外,只有太子可以收拾。
而且,侯君集发现,经过这一闹,所有人都现出了真身。等到太子回来后,就可以轻易掌握主动权,甚至可以利用这种局面,随意黜置大部份朝臣。
端得是进可攻,退可守。
侯君集脑补了很多东西,越想越觉得太子用心之深,越想越觉得太子权术高明。
没过一会儿,额头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心里一凛,侯君集不禁暗暗告诉自己,从此以后,那个温文而雅的青年,就不是自己的女婿,也不是自己外孙的父亲了,而是堂堂的大唐皇帝,一代铁血君王。
“爹爹,爹爹”
见父亲在这个关键时刻走神,海棠一阵无语,连忙叫醒侯君集:“皇后娘娘在问话呢?”
“哦”
侯君集回神过来,一脸的惶恐道:“皇后娘娘,臣知道您说的有道理,其实臣也是赞同的。只是臣有不得已的苦衷,现在无法向娘娘说明,过段时间皇后娘娘自然就明白了。”
“臣还是以前的侯君集,只要皇上能够平安,臣接下来什么都听娘娘的。”
‘嗯?’
长孙无垢对于侯君集在自己问话时,竟然神飞天外,也有些不满,这明显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可侯君集后面的话,又让她心里一喜,侯君集能有这种态度,这倒是自己不曾预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