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997章 太极殿再次推举新太子(二)【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轮到自己靠别人,这种感觉还挺不错的。“众卿平身!”

百官叩谢,众人还没有完全站起来,李世民就威严的说道:“今天朝会,只议一件事,就是推选新太子。朕前日发过圣旨,今天当着群臣的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朕一唯公议是从。”

李世民话音一落,岑文本就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国赖长君,大唐如今远没到可以承平的时候,北方有强大的突厥汗国,西域有中亚强国西突厥、拜占庭帝国和天竺。”

“大唐需要一位像陛下一样文武双全,能抗得起天的储君来带领,继续贞观盛世的荣光,所以臣推举皇长子吴王李恪为太子。”

岑文本的话让朝堂顿时炸开了,众臣纷纷诧异的看向岑文本,一脸的惊疑。

三日前那场百官逼官,如在眼前,那么大的声势之下,众臣虽是硬抗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侯君集站了班。

皇上若是事后追究此事,那不用说,就是断绝了立太孙的意图;可后来的情况是,皇上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否决了自己看好的晋王,再次重新推举。

这圣意还能不明显吗?

皇上这就是接受了百官的请求,准备立太孙了,所谓的唯公议是从,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这个时候出来一两个大臣,把此事挑破,把长孙推出来。

众人再一附议,此事就算定下来了。

可岑文本好像什么不知道似的,一意孤行,再次推荐吴王,这不是在找死吗?

众臣一阵鄙视,这个二五仔,大家若是没记错的话,三天前的‘劝荐’,你岑文本也是跪了的?

之前皇上推出晋王,群臣打着当年诺言的名义,顶出了长孙,要皇上兑现。如今皇上从谏从流,要立长孙了,你又要举荐吴王,这不是明摆着涮皇上玩儿吗?

皇上就算身体不好,时日无多,威信大减,可也不是能被人随意耍弄的。

果然,龙椅上的李世民,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不过看看是岑文本,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忍住了,毕竟三天前自己利用了他一把,他心有怨气,想发泄一下,也可以理解。

“岑大人公忠体国,一番拳拳之心,朕能体谅,众臣还有其他意见吗?”

岑文本心中也是一片苦涩,自己抢先出来,就是想把这个黑锅背下来,把所有的仇恨吸引到自己身上来。只要自己出面了,李恪那几个铁杆便不会再出来推荐了。

未来的储君把罪责记在自己头,就能保全吴王了。

像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一些心思灵透的人,略一思索倒也明白了岑文本的用意,纷纷感叹岑文本的一番良苦用心,真是为了吴王呕心励血,付出一切了。

众臣纷纷看向侯君集,做为东宫系的旗手,侯君集此时应该站出来,隆重的推出长孙。

谁知侯君集却稳如老狗,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半点动作的想法,面对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眼神,也是不动声色。

他知道,今天的主角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小外孙,而是北方那个强大帝国的首领,做了大唐二十年储君的女婿,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就等真正的王者从天而降了。

长孙无忌一看,略一思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看来这几天的交流,让侯君集很满意,这是把首倡之功让给了自己啊?

于是不再犹豫,抢先说道:“皇上,皇长孙勤学上进,尊师重道,英姿勃发,有先太子遗风。臣举荐皇上立长孙为嗣,以继承皇上和我贞观一朝臣子们打下的丰功伟业。”

“不然,有子不立孙?”

一个右臂缺失的官员从后面站出道:“长孙虽贤,可却是第三代血脉,皇上有诸多成年皇子不立,而立一个幼年皇孙,不合情理,是以臣建议还是在皇子中挑选。”

赵恭存的说法,引起朝堂中不少诸王系官员的认可,让晋王微微得意。昨日经过商但后,李治和赵恭存都一致认为,可学着侯君集,借力打力,先从此入着手,引发各皇子的不满。

然后借着众人的附合,再把人选引到晋王身上。

此刻,看到自己的说法不少人赞同,赵恭存又急着说道:“而诸皇子中,唯有晋王一向与世无争,为人谦和有礼,忠孝仁义,臣推举晋王为新太子。”

赵恭存后面的说辞又引起不少诸王的皱眉,什么叫唯有晋王谦和忠义,和着我们这些哥哥们都极度不堪是不是?

本来想附合赵恭存话题的臣子们,一时都哑了下来,冷冷的看着,一句话也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