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大清的时候,因为很快就会脱离穿越世界,根本就没有长期待的打算,李言的心情十分激动,心早就不在大清了,仅仅停留的十天,也不在意治理的好坏,自己的权力会不会受到影响。
可这个世界,自己可能还要待上几十年。
没有了随时要抽身的打算后,李言就打算开始认认真真的做好皇帝这份没有一点儿前途的职业。
皇帝已经是仁途的顶点了,再升就是太上皇,开始往下走了。
而在草原突厥的时候,没有那么严格的上下级尊卑和森严的等级观念,自己性子随和,古仁图、赫尔木和拉布图等大将也没有把当外人,大家经常一起围在一起喝酒议事,就像一群兄弟一样。
突厥人头脑简单,没那么多心眼,再加上自己的真实之眼,可以很简单的把有异心者给挑出来,把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这就使得自己不用长期处在猜忌之中。
自己这个上位者没有了疑心病,下面的臣子们,自然也不用担惊受怕,氛围很是和谐。
可大唐就不一样的,这些经过多年争斗,打败对手无数,走到权力核心殿堂的人们,心思非常复杂,大多人对自己即不忠诚,也不叛逆,而是处在一种模陵两可的心态中。
而且,在突厥时,自己一言而决,只要发现有异心者。
直接可以抓起来审问,很快就能拿到切实的证剧,众人皆服。大唐的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如果说草原是简单的加减乘除题,那大唐就是大学的微积分方乘式。
就算有异心者,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等到这些人变节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一片一片的,更需要自己提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李言本以为自己登基后,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大唐的发展,为百姓谋福利。
可万万没想到,自己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历史上的君王们,并没有什么差别?
李言心中暗暗奇怪,皇帝和臣子还真是不一样,哪怕自己做为马上要继位的太子,也依然没有皇帝的感受。当亲自坐在皇位上的时候,所思所想竟然与之前完全不同。
昨天还好,闹闹哄哄的,李世民还在,自己做为新帝登基,还略略有一种排斥的感觉,甚至巴得得李世民早早离开。
可今天,李世民留在大明宫修养,不再朝堂上出现了。
当自己一个人真正的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时,没有预想中的激动,更没有自己以为的兴奋,反而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高处不胜冷的感觉,仿佛自己处在另一个时空,和下面的几百群臣,都不在一个违度。
忽然间,自己就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就连原本亲近的侯君集,也和自己拉开了距离。
孤家寡人啊
李言以前看历史,总听那些皇帝提到这四个字,多少还觉得有些矫情,可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李言才真正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是一种离群索居的孤寂。
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涌上心头,仿佛下面的臣子们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似的。
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李象。
一种极为莫生的疏离感涌上心间,李言忽然理解了李世民,也更加深刻的想明白了。
为什么古往今来,太子都很难顺利继位?
就算自己这种绝对超然又无比强大的特殊存在,在坐上皇帝后,看向自己的儿子,不是亲切,不是欣慰,更不是想好好培养,反而第一个真实感受是浓浓的戒备。
李象是除了自己之外,这个帝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他的姥爷是当朝太尉,左卫大将军侯君集。他未来的岳父是韦挺,这个世家大族的代表性人物,有世族,有军队。若是自己有个意外,那他不是可以很容易的取自己而代之?
也许在别人看来,他的力量非常弱小,可在自己这个皇帝的眼中,他有储君的大义名份,就这一条,就能从根本上威胁到自己的存在,需要自己防备。
现在还要给他挑一批老臣,充斥于东宫,那他的影响力不就更大了吗?
更何况,自己为了顺利继位,离开长安十六年,从来没有见过李象,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自己是缺失的,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两人之间并没有从小生活所培养出来的父子亲情。
这半个月的时间,自己也一心扑在接手朝庭上,更是没有与这个儿子好好相处,视线所及,是那样的陌生和疏离。他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也没有一般儿子对父亲的孺慕之情。
有所得必有所失,李言遗憾的叹了口气。
随后痛苦的摇了摇头,他不想像古之帝王那样,去猜忌自己的太子。可那种防备猜疑的想法,却像潮水般不断的涌上心头,让自己不自觉的想去制衡,去做一些压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