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00章 海量的财富【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音一落,李象诧异的问道:“父皇,朝庭都做不了的事情,东厂可以做吗?”“当然可以,你忘了东厂本身就是一个属于朝庭官营的大粮商。”

李言解释道:“民以食为天,本来在你皇爷爷的安排下,东厂下面就有很多粮队,为了经营粮食,甚至在江南、两湖和巴蜀等地都修建了粮库,用以屯放收购的粮食。”

“每年丰收时,北地的粮食约为十到十五文一斗,而江南、两湖、巴蜀等地更是五六文一斗,最便宜的时候,斗米仅三钱。”

“朕要你接下来把重心放在粮食收购上,以东厂的名义,保护性收购粮食,把这些地方的粮价根据当地的情况拉起来,提到最高,以便相的补贴百姓,增加百姓收入。”

“是,父皇,儿臣谨尊皇命。”

李象一听,马上应诺道,不过转而问道:“父皇,若是咱们按最高价收购,百姓肯定都会把粮食卖给咱们,这个数量将会翻上几十倍,一来会额外费很多银钱。”

“二来,咱们的粮库也不一定放得下。”

“这些都不是问题,粮库不够可以让锦衣卫联合当地的官府,征招劳役再修建,有多少粮收多少。”

李言断然道:“银钱的事情你不必担心,资产管理署正在筹集大量资金,用于扩大东厂的规模,在各行各业的拓展中,你可以粮食为主,重点先行扩大粮食收购。”

若说别的李言可能会缺,可他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现在大唐只知道瀛州大量产银,却不知道,有银矿的地方,金矿也不会少。李言派人专门在瀛州北地探查,终于发现了两个规模较大的金矿,偷偷开采。

每月可产黄金二十万两,他只进不出,这些年下来,仅瀛州一地为他供献的黄金就有两千多万两。

再加上李言不断的从大唐和世族手中敲诈。

李言大概统计了一下,自己这十多年在草原上,私人空间里存放的黄金数量在三千万两以上,而白银更是多达三亿两,这个结果让李言都觉得吃惊。

若是让李世民知道,恐怕更会震怖。

大唐现在的国库每年收入在五千多万贯,虽然大唐承平多年,铜钱多发。可相应的,因为突厥开发瀛州的银矿,每年涌入大唐的银子,数量也极为惊人。

再加上贸易的繁荣和每年积累下来的物资,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一贯铜钱依然可以兑换一两银子。

相反的,因为李言这个草原霸主对黄金的喜爱和收藏,市面上黄金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日渐减少,官面上还保持着一两金十两银的兑换比例。

可在黑市里,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达到了一比三以上。

也就是说,李言私人空间中的黄金,就按官方一比十的兑换,就能达到三亿两银子,再加上白银。

合计六亿两,是大唐国库收入的十二倍。

若是算上黑市,黄金的价值再翻上两倍,就是大唐国库收入的二十四倍。之前李言给了分身一亿两白银,做为维护突厥汗国的压仓银,现在李言私人空间里的金银,依然是大唐每年国库收入的二十二倍。

可以豪不夸张的说,李言才是这个世界最有钱的人,就连那些富可敌国的世家大族,也是远远不及。

就是有了这样的雄厚资本,李言才敢发行大唐宝钞。

世族以为可以多了一个和皇权博弈的路子,一旦形势紧急,可以通过挤兑货币来拉爆大唐财政。

可他们却不知道,李言有着海量的财富做为支撑,十一亿以上的额度,维护区区两三亿的货币总量,绝对可以和世族们打一场货币战争,让他们倾家荡产。

当然,李言私人空间里的金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不干净的,无法直接进入市场流通,需要清洗。不过李言本身是皇帝,代表了朝庭,另一方面,那些多是金银等硬通货。

也就是一下子拿出来,会冲击市场,导致物价大幅波动,引起剧烈动荡,百姓不安。

李言这才没有动,只是做为底牌在藏着。

这些利用突厥从海外靠战争掠夺回来的财富,本来就要补贴民众,用以增强大唐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