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01章 屯积粮草【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仅这一项,就能为朝庭赚取不菲的利润,还是那种稳赚不赔的。这个生意简单,操作起来容易。而且,相对其他行业利润并不高,又需要压巨量的资金,盈利周期长,一般的世族商贾们瞧不上。”

李言提点李象道:“朝庭要掌握粮食,稳定天下,这才是最主要的,次要的才是赚取利润。不过,东厂背倚朝庭财政寺,刚好可以消化巨量的资金。”“盈利虽不大,胜在稳定,可以作为长期的一个经营项目。”

李象应诺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嗯,关中不但是京畿所在,未来还是控驭西北的大后方,在西部有一百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要发展,要繁衍生息,也需要大量的中原物资。”

李言神色凝重的说道:“这其中,粮食是核心,掌握了粮食,就等于掌握了西域的命脉。这也是一项加强朝庭对西域管理的重要因素。”

“诸侯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儿。东厂要提前布局,抢在他们前面,掌控这条生命线,至少控制住六成以上的粮食,辅助朝庭掌握西域。”

“还有南粮北运,突厥每年冬天都要从大唐购入海量的粮食,一方面是两国贸易的巨大利益,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避免草原人活不下去而南下侵唐。”

“最后这一点儿,更是关系大唐的生死存亡,不得疏忽。”

“啊”

李象听到这里,有些傻了眼,之前他只考虑到大唐本身的用粮,现在经父皇提醒,这才发现,还有西域诸国,还有北方胡虏,一想到要供应两个不输大唐的辽阔疆域。

顿时有些慌张起来:“父皇,要是这样的话,现在关中的粮仓恐怕还不够。另外,关中自己自足都难,还要靠巴蜀和江南的粮食运来。”

“现在又要增加供养整个雪域、西域和突厥,儿臣看现在这个规模还远远不够。”

李言见李象还有一些起码的常识,赞许道:“不错,你能知道这些,足见你平时也是用了心的。”

“中南半岛的几部真腊,已被纳入我大唐管辖,这里一年三季,产的粮食足够应对西域的用度。只是朝庭在此地征不了多少粮,你可派东厂加大对这里的粮食收购,运往北方。”

“然后再加价卖给诸侯国,他们不是世家大族,就是功臣勋贵,有的是钱,不愁他们不买。”

李言犹犹豫豫的说道:“父皇,真腊离着长安地域遥远,关山重重,这运粮所耗,十去七八,不划算啊?儿臣了解过,东厂虽在这也有生意,可并不做粮食贸易。”

“现在可以做了,而且还要大做。”

李言思索一阵说道:“此地离大唐只有四千里,不过南部多山,粮食便宜,体积又大,确实不好运输。不过,你们可以重新规划一下,把真腊的粮食运往安南。”

“这一段距离比较短,路程也不难,甚至直接就可以在安南收购,那些粮商和本地商贩就能源源不断的把粮食运来。”

“主要麻烦的是后面,这些朝庭和东厂可以来,把安南的粮食运往巴蜀,再把巴蜀的粮食运往关中。如此分段接力,控制好粮食的价格,层层增加利润,朝庭从巴蜀就可以抽调更多的粮食到长安。”

李象眼神一亮,是啊,自己是怎么没想到。

若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就简单了不少,不用朝庭派出海量的劳役和庞大的商队,几千里路程就能分解开来。每段都可以找当地的商队运输,成本可以降到最低。

果然不愧是父皇啊!

在自己这里十分为难的事情,只转念瞬间就想到了妥善的解决之法,李象钦佩的看了李言一眼,心里尽是崇敬。

“父皇英明,儿臣这就照你的旨意,尽快做出方略来。”

李言最后叮嘱道:“今年是朕登基的第一年,你父皇和太上皇的威望比不了。万一突厥觉得我大唐虚弱,起兵南侵就不好了,多备点儿粮食总是没错儿。”

“你不要舍不得钱,也不要声张,趁着秋收,全面收购粮食,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在各地兴建粮仓做为中转,层层接力的往关中运。”

“只收只存而不出售,万一有变,朝庭还可以有所依拖。这是件大事,你要亲自抓,随时向朕汇报关中及周边府道的存粮情况,知道吗?”

说到最后,李言的语气已是十分严历,李象的情绪也随之紧张,连忙起身道:“父皇放心,您将这么大一件事交给儿臣,儿臣一定亲自负责,保证万无一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