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10章 仓中有粮,心中不慌【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以迅速收复民心,并征招足够的兵力。”对方考虑的太他玛周到了,连李佑和纥干都觉得,太贴心了。造反涉及到的事情千头万絮,主仆两人一时之间,都想不到这么细致,史归荣这个胡人,竟然都替李佑做好一切规划。

总感觉有些怪怪的,李佑想了半响,也找不到哪里不对。

最后摇了摇头,下定决定道:“好吧,史先生,本王已下定决心,与可汗共谋天下,我们这就结盟吧!”

“王爷英明,如此甚好”

完成了使命的史归荣,一脸的愉悦,开始在纥干的干排下,有条不紊的和李佑一起举办仪式,歃血为盟,对天宣誓。

与此同时,太极宫承庆殿的外书房中,李言招集长孙无忌、萧禹、岑文本、刘泊、马周、禇遂良等六位重臣商量军情。

当众人看到禇遂良不出意外的出现,就知道,所谓的三省,恐怕在皇上的心中,已经变成了四省。禇遂一个财政寺卿,最近这段时间频频参与中枢会议。

不似宰相,已然胜似宰相了。

不过,禇遂本就就是太上皇指定托孤重臣之一,资历甚老,又掌握着大唐最大的钱袋子。

最近大唐已开始推行宝钞,仅大大小小的世族们,就凑够了一亿贯,在皇权和世族这两个天底下最大的势力共同意志下,已经没有人怀疑这件事能不能干成了。

文武百臣和功臣勋戚也纷纷响应,再加上民间豪商和大户绅贾的支持,宝钞迅速超过两亿的规模,现在还在往上攀升,等到最后普通百姓开始使用,不知道还会增加多少。

随着海量的现银涌入仓库,中枢几位重臣心中极为振奋。他们自从入仕以来,或者说在他们的认知中,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在位时,能迅速积累这么多的银子。

当今皇帝看似年轻识浅,可他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得了两亿两银子的海量财富,就凭这一点儿,谁敢说他不够英明?

若是一个在他们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熟人,能办到这一点儿,他们早就五体投地了。也就是当今皇帝有西行的阅历,众人还可以用这不过是参考他人的经验,而非自创来安慰自己。

大唐国库除了在贞观五年到十年有些结余外,贞观十一年之后,一直都是保持负增长,库臧里长期保持不足五百万贯的数额,也只是该发下去的银子没有发,暂时用来压库而已。

实际上,每一笔进库的银子,都是有主儿的。

长期的空仓不只是李世民,中枢的臣子们心里也是焦急的,这么大的疆域,万一哪里出点儿事,朝庭就要抓瞎。

修桥补路的事情可以耽误,水灾旱灾蝗灾刻不容缓;当然,迫不得已时,百姓也可以牺牲,可突厥入侵怎么办?

胡人的弯刀铁骑可不会跟你客气,边疆战事关乎生死存亡,那是半点儿也耽误不得的。真要打仗的时候,拿不出钱来,兵卒们撂了挑子,大唐就有亡国之危?

出于应急的需要,房玄龄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折中的骚操作,就是暂时苛扣应发下去的银子,以做备用。在下一笔银子没有入库之前,这笔银子就一直压着。

真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就先解燃眉之急。

等到后继的税银和收入进来之后,再把之前该发的补发下去,虽然取巧,却也实实的解决了问题。

仓里没粮,心中就慌。

空空如也的库藏,哪个臣子们不担心,而这种担忧多了,就会引发臣子们的危机意识,始终处在一个不安定的状态。实际的影响,就是皇权的隐隐衰微。

大家觉得朝庭朝不保夕,皇帝就没那么强势了,反过来就是世族更加占上风了。

如今海量财富涌来,财政寺的仓库里,囤积了超过两亿价值的钱财。长孙无忌和刘泊这些重臣,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其中一些人还专门以视察的名义。

亲临财政寺,让人打开了仓库,去开开眼界。

当看到金石浇筑的银库里,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铁架子。每个架子上都整整齐齐的堆满了白银,那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来的震憾让人久久无法平静。

让他们这些自诩有钱的大佬们,也是明白了,两亿两,整整一万吨白银是什么概念?

更何况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以几百万两的速度增长,不知道还以为是粮食,谁能想到竟然是银子。这让人惊叹的一幕传了出去后,不时有重臣想法设法的想去一观这千百年难得一见的盛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