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11章 御前会议(上)【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两个多月来,李言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无形的束缚,让人如在泥水里行走,步步维艰。

在财政寺方面的顺风顺水,换来的是在其他方面的百般让步。这样一件利国利国的好政策在进行到关键的时侯,三省六部的各个主官,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一些地方官员的任命和军中将领的升迁,李言坐看众多派系你争我夺。

最后只能做一个宣布结果的傀儡。

李言也没有计较,他知道,自己根基浅薄,想要坐稳皇位,就要让出大部份利益。做为皇帝,自己当然可以取得最大的一块儿蛋糕,可却不能任意分配蛋糕。

李言不会像福临一样矫情,天天无病呻吟的控诉,为什么让自己做了皇帝,却又不给自己皇帝的大权?

他知道,就算抛开群臣的掣肘,以自己的能力,现在还不足以掌握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

归根到底,他只是后世一个普通人,在熟知剧情的情况下,在大清世界扮猪吃了回虎,侥幸装成品性纯良,赢得了皇位,实则根本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

无间道更不用说了,小小一隅之地的警察头儿,还是职能部门分署的负责人,主要还是在办公室里混着。对于主抓全局,根本没有积累任何的经验。

到了大唐世界,倒是可以重新接受系统的储君教育。

为了保住储位,李言又暂时避开了风口旋涡,离开长安跑到了草原上打拼。虽然混到了突厥汗国的实际掌权者,却也离不开奉天子以令诸侯的巢臼。

更何况突厥和大唐完全不同。

草原上几乎是原始部落聚集地,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大大小小无数的势力,为了应对大唐,而暂时联合在了一起。汗庭对这些部族,根本就没有多强的管理权。

大家平时各干各的,对汗庭也不需要交税,部族头领拥有对部族的绝对掌控权,甚至可汗和贤王也无权干涉其内部事务。

在众人眼中,可汗也好,大王也罢,不过是一个更加强大的部族势力而已。草原上大部族吞并小部族,部族老头领身死,几个子嗣又把部族分散成几个小部族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可汗也管不了,只要这些人不攻打自己,或者得罪自己,随便你们怎么造。

若是到了冬季或者遇到了灾难,草原生存困难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尊从可汗或者大王的统一指挥,一块南下抢掠,可汗对各部,也没有生杀大权。

那丝统驭各部的影响力,也不过是自己手中的实力更强,与其说是可汗的权威,不如说是强者的力量使然。

李言在草原多年,深感可汗也只过像大唐的一个县令而已,实际上管的人还没有中原的一个郡县的人数多。后来经过对外征伐和贸易,使得王庭掌握了不少财源。

这才把一个县令干到刺史的位置,就这已经顶天了。

大唐就不同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不包括诸侯国也有十五道五百八十州,两千多个县城。从中枢到地方,一个金字塔型的紧密结构把大唐凝聚成了一个整体。

李言一个顶天的‘刺史’,还是蛮夷之地的刺史水平,想把这诺大的帝国如臂使指的掌控起来,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除了明面上的管理秩序,还有各级之间的潜在规则,朝堂那么多衙门如何运转和衔接,每个臣子的立场派系,皇帝、文臣、武将、外戚、勋贵、世族、后宫、宗室、皇子、太监等等势力的相处。

用韦小宝的话来说,就算是目录,也要一两年时间才能看完。后世大明的朱标和大清的胤禛,可以说都是活活累死的。

李言深感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是以对权力也没表现出多大的渴求。他的想法很简单,与其和臣子们就各种职位做一城一地的争夺,不如舍弃这块阵地。

去拿军权,军权在手后,大局就定了,臣子们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根本就不用费心思。

反而,没有军权,就算把整个朝堂的重要部门都换成自己人,这皇位也坐不稳。

存了这样的心思,李言这皇帝显得格外的和善和宽容,对朝中敏感的人事权也不那么在意了。只是稍稍注意一下,不让一家独大就好,是以臣子们都是颇为满意。

这样的皇帝,才是臣子们心中的圣君明主。

两个多月下来,世族们也放下了戒心,转而给出了有限支持;功臣宿将和宗亲勋戚见大势已定,也都认可了这个皇帝。良好而默契的合作下,这才有了财政寺的诞生和诸亲王的就藩。

李言今年才二十八九,不到三十。

而朝中能接触到他的,几乎都是熬了一辈子的老臣。他是皇帝,可做为一个年轻人,还是要对老臣抱以起码的尊重。

李世民可以对他们挥来喝去,不代表李言也有这个资格。身居高位的年轻人太过张狂,总是没什么好下场的,哪怕是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