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45章 陇西李氏(中)【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有上百万的骑兵,又有隐太子的血脉,相信就算是入主中原,我中原世族和天下百姓,也不会过于抗拒的。而他却退了回去,反而还和李世民达成了通商协议,两家和平了近十年。”“至此之后,李建成之子的谣言,已然不攻自破。说不通,说不通,无论怎么想,都不太可能?”

韦名山的话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赞同,他们各族中也有不输李古的识途老马,不管怎么分析,李古的推论都站不住脚。

而李古却隐隐有种直觉,施罗叠的这次南侵,很是诡异。

一是诡在施罗叠竟然不留后路,也不担心汗庭老巢被袭。哪怕漠北大雪封途,右贤王只要借道漠南,再北上乌尔格,端了施罗叠的老巢,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二就是施罗叠不管不顾的冲进来之后,就对世族下手,还给百姓分了田地,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突厥大汗能干出来的事情。中原土地的分配,关他们突厥人屁事。

而且,一旦土地分入百姓家中,只会消弱世族的力量,增加普通百姓的实力,其实就是增加朝庭的实力。大唐只能更加强盛,而这正是皇帝最想干的事情。

施罗叠分明做了一件有利大唐,而不利草原的事情。

从谁获利谁嫌疑最大的角度去考虑,无疑皇帝更有动机,只是这么多世族,却没有找到半分蛛丝马迹。异口同声的排除了太上皇和当今皇帝,这让李古又有些惊疑不定。

苦思未思之下,李古将自己的顾虑出了出来。

韦名山顿时哑然失笑:“李族长多虑了,指不定是有一些中原落魄的文士跑到了突厥,或者突厥人南下裹挟了什么摇鹅毛扇子的角色。”

“给他们出些瞎主意也说不定,从短期来看,施罗叠此举,能挑动百姓与世族的矛盾。”

“更能祸乱大唐,对他们其实是有利的。”

“毕竟,突厥人在辽河平原的时候,并没有过这样的举动。一直到进入河北之后,才开始的。”

韦名山说完,众人纷纷点头,李古却是有苦难言,对这个时代真实的理解,随着老一辈的凋零,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

他们忘记了现在的大唐是怎么来的了,也轻视了皇家和世族之间的争斗。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不能仅仅看成两兄弟争皇位,还是皇权和世族之权的博弈。

不能看透这一点儿,就无法理解,李建成一脉真正的敌人是世族,不是李世民。

经过了这么多的变故,又能在草原打下一座江山,右贤王要是李建成之子,那必然是胸襟远大,目光长远之人。若他真的比李世民更加雄才大略,那必然不会纠结于‘私仇。’

而会全力把目止标放在世族身上,这才是‘国恨’。

在右贤王崛起,和这则流言传播开来后,李古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和恐惧。他比任何人都要关注右贤王,也曾经派人多次前往,观察过这位右贤王。

甚至他也把失踪在草原上的李承乾和骤然崛起起的右贤王放在一起联想过。

只是曾经的李承乾前往突厥的时候,才十三四岁,相貌还没有长开。后来在草原待了五六年,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已长成为了一个身材高大的虬髯大汗,面目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说,大唐的储君,混成了北方大漠之主,这也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贞观十年,李世民在丰州会见过右贤王后,李古也打消了怀疑。若真是李承乾,别人认不出则罢。

李世民这个做父亲的,断没有不识之理。

后来李承乾回到长安,又是一幅斯文俊逸的书生模样,同时没过多久,右贤王就遇刺,李古还派人前去探望过。相隔几千里之地同时出现的两个人,让他排除了两者是一人的怀疑。

不过他却发现,右贤王和李承乾在相貌上是有些类同的,这让他对右贤王是李建成之子的怀疑,再度提了起来。

这种事情,本来就难查,李古还没有动手之际,突厥就出现了汗王之争,右贤王遇刺和横岭大战接连发生,让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当然,突厥汗的分裂,也让李古下意识放下了悬着的心。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右贤王是李建成之子,也失去了对中原的威胁。紧接着,施罗叠就率三十万骑兵,不管不顾的冲进了河北之地,还进行了分田地之举。

这对世族来说,无疑于釜底抽薪。

这让李古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出于常年的警惕,他敏锐的感觉到一张大网,正在向世族扑来。虽然没有证据,可那种不断蓄积的杀机和一步步逼近的危险,还是让李古这个见惯了岁月的老人心悸不已。

排除了李世民和当今皇帝后,右贤王就成了他主要的怀疑对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