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51章 张玄素的进言【2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玄策笑着应了一声,没在礼数上多纠缠,而是来到窗边,把呼呼朝里惯的冷风给关到了外面,关心的说道:“关中虽然不如北地寒冷,冬天也是冰冷彻骨的。”

“皇上尽管年轻,也要保重身体,不要惹上风寒了。”“多谢老师关心,朕也是透透气,散散碳火的烟气。”

李言客气了一句,邀张玄素坐下,随后问道:“这大冷的天儿,老师前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皇上,臣听说长孙大人要从关内调兵前往河北消灭突厥人?”

“是这样的,左仆射说突厥人都是骑兵,从四周调取步卒前往围剿,没有一些骑兵侧应不行。所以从定襄、河西两地,各调十万善于御马的步卒前往配合。”

解释了一番,李言诧异的问道:“莫非老师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调兵前去老臣完全赞同,只是臣想问问,这二十万大军的由谁领兵?“还有,河北战场虽是一隅,却关乎大局,朝庭非派重臣前往坐镇,统筹全局不可,这人选又是何人?”

见李言一脸的皱眉,张玄素就知道,这些事情还没有定下来,于是小声说道:“老臣知道皇上登基以来,表面上朝政平稳,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臣子明里暗里的和皇上做对。”

“皆因皇上手中权力不足之故,这次大战,正是皇上借机收回兵权的机会。”

张玄素做为曾经的太子傅,一心扑在做官上。当初的太子,现在成了大唐的皇帝,张玄素也下了心思,努力要做点儿什么来,为皇上掌权贡献出一份力量。

张玄素是蒲州虞乡人,最初仕于隋朝,任河北沧州景城县户曹。隋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他落于窦建德的手中,宁死不降。后来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他才接受窦建德委任,为黄门侍郎。

唐灭窦建德后,张玄素归唐,被朝庭授为景城都督录事参军。

李渊闻其贤名,特意招来长安,经过面谈后,发现张玄素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文武并重,又为人灵活不刻板,欣赏其人才,就让他担任隐太子李建成的师傅。

玄武门之变后,他又被长孙皇后看重,特意招至东宫,任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傅。

张玄素是寒门出身,信奉的就是忠君爱国,精诚任事。他对于朝中的格局,由其是世族把持政持,架空皇权的事情,并不是太清楚,对于世族的真正的实力,更是一无所知。

他的认知来源于书本和他的人生阅励,玄武门之变后,更是笃信兵权决定政权。

进入中枢后,他发现皇帝权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只觉得肯定是兵权不在手的原因。于是想借着这次抵御突厥的时候,好好抓一回权,名正言顺的把军权收回来。

李言知道张玄素的意思,可他更知道,就连朝中的军权自己都没有多少,更不用说世族的兵权了,那多家关陇世族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终极底牌。

长孙无忌甚至连这支力量的真实样貌都不让自己知道,打着普通边兵的名义,从头到尾都没打算露过行藏。防范这么严,就是不想引起自己这个皇帝的注意。

怎么可能夺到手?

不过,他也没有打消张玄素的极积性,而是一副感兴趣的样子:“老师的意思,是让朕御驾亲征?”

“不臣绝无此意。”

张玄素吓了一跳,若是让朝臣们知道自己撺掇皇帝御驾亲征,还不活劈了自己,连忙解释道:“臣的意思是,皇上不如挑选亲信大将统兵,或者派得力人手前往河北主持大局。”

“这样等到战后了,多少也能收回些兵权。”

说到这里,张玄素微微挤了挤眼,脸上露出略带暗示的表情。

李言一怔,随后一想,心中恍然,原来张玄素是看上了这平定河北之功。也是,当年李世民为了推大舅哥长孙无忌上位,就让长孙无忌亲自主持了平定几次地方叛乱,这才为入阁积累了功勋。

张玄素老骥伏枥,自然想更进一步,为了将来扛大梁做准备。

原本在贞观三年的时候,张玄素就前往前线主持过局势。现在河北之乱,他即是帝师,又是右仆射,足够份量前去主持大局。只是张玄素是文臣,冲锋陷阵的事情他自然做不来。

若是让太尉侯君集领兵,张玄素就能接下这个差使了。

如此,待到河北之乱平定后,侯君集收拢了兵权,张玄素得到了功勋,皇帝实力也会大增,端得是两全其美。

李言心中苦笑一下,这权力场上的人,哪个不是在噼里啪啦的拨着算盘珠子。自己在下一盘大棋,其他臣子们也都在下自己的小棋,各种棋局不时就会相互碰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