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74章 前线惊变【1 / 2】

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174章 前线惊变

“捷报,河北捷报。”

一名信使风尘仆仆的骑马入城,不做停留,从城东的东化门疾驰而入,在城门口的时候,就大声宣告:“英国公传来捷报,所部骑兵收复河间、饶阳、乐寿、武强等城,歼敌一万两千名突厥人。”

这名信使刚刚入城没多久,又奔来一位信使,同样一脸振奋的吼着:“卢国公传来捷报,所部骑兵接连攻克河北重镇南宫、信都、武城、清阳等城,消灭突厥人一万四千人。”

南北两线大军进展顺利,势如破竹,不断收复失地,消灭敌军。

两位军中柱石如同比赛般,争相显示自己的战果,引得城中百姓一片赞誉。

如今已是开元新年,长安城的百姓们都在安心的过年,城中各坊市的集市里,到处都是一片其乐融融的场景。每家摊位前面都挤满了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神色。

辛苦了一整年,不少人都带着老婆孩子,出来瞧瞧热闹。

河北的战事,除了鸿翎信使入京的那一天,弄的人心恍恍之外,后面就再没有了声息。

一则众人最怕的是右贤王大军南侵,后来听说是草原上的大可汗施罗叠与右贤王争权未果后,带着一众羽翼闯入了河北来打秋风,众人就没再放在心上了。

鸿翎信使入京影响也着实有些大了,除了突如其来的意外,朝庭在接手后,就用正常军驿来传递情况。没有了那种闯入皇城的大阵仗,百姓们自然觉得无事。

另外一方面,朝庭也派了大军前往御敌,齐王虽然无甚威名,但卢国公程咬金和英国公李绩,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早先参与过大唐的建立,追随太上皇打江山的骁将。

这两位一块儿去了河北,又是在自家地盘上作战,是以无人担心,认为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捷报传来。

果然,这两天不断有东边的骑兵进入长安,一封封的战报不断送入,不是收回了某座城池,就是消灭了多少突厥人。卢国公和英国公的信使,绕过了齐王李佑,直接把最前线的情况送入京。

信使在城门口就开始嚷嚷,比着宣扬各自的胜利。

河北形势得到控制,大唐军队不断取胜,突厥人损失折将,不断退缩,这就是长安所有百姓得到的共识。

承天大街上卖粟米的小林子,在冷风中剁着脚,不时把双手放到嘴边喝喝气,然后一脸高兴的对旁摆着书画摊的老杨头说道:“杨伯,最近我看信使不断,怎么都不插那种小旗子了?”

现在已进入隆冬,天气寒冷,不过今天却是艳阳高照,老杨头靠着撑字画的书架,正翘着二郎腿一晃一晃的,偶尔从兜中掏出用来过年的干果,放在嘴中嚼估一下。

旁边的小几上还放着一把小酒壶,不时就着壶嘴饮上两口,晒着太阳,显得极为惬意。

听到小林子略带些无知的发问,笑着说道:“呵呵,那些只有十万火急的军情突然发生,才会使用。若是件件军情都用鸿翎信使,那这长安城还不乱了套了。”

“老头子我在承天大街上混了一辈子,告诉你一个经验。”

“朝庭的信使都是报喜不报忧,若是看到那信使一脸的沉重,如丧考妣的样子,你就知道是前方战事不妙,多数是吃了败仗。或者敌人长驱直入,我军步步败退。”

“若是看到信使一进城门就大声嚷嚷,还一脸的喜色。”

“就是不听他们喊什么,仅听声音,就知道,多半是前方战事顺利,我方又取得了胜利。”

小林子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连忙奉承道:“还是杨伯您见多识广,难怪老话儿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天下大事,您这经验丰富的老眼一瞟,就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我说这两天的信使都是一进城就到处嚷嚷,一幅生怕别人不知道的样子,和一个月前的插小红旗的信使完全都不一样?”

老杨头仰头灌了一口热水,得意的一笑:“呵呵,那种信使恐怕三五年之内,你别想再看到了。就上次那一回,你就算开了眼了,足够在你们村里炫耀一辈子了。”

“你老说的是,呃那是什么”

小林子说到一半,忽然看到从城东驶来一匹快马,丝毫没有之前的信使那种悠闲,反而一幅后面有狗在追的模样,一路咆哮着对着街道上的百姓怒斥着:“闪开,都给老子闪开。”

在驶过两人摊位前的时候,重重的一挥马鞭,战马吃痛,加速往皇宫的方向奔去。

“杨伯,之前你是怎么说的来着?”

小林子转过头,对着杨老头诧异的问道:“刚刚驶过去的那名信使,好像脸色并不好看,而且灰头土脸的,身上的衣甲也是染满了鲜血,和之前报捷的几人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