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oKJf4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209章 请侯君集出山上
李言这话,看似在护着李佑,实际上没有半点力度。
落在众多臣子眼中,只是年轻人脸皮薄,做不出来这种卸磨杀驴的事情罢了。
众人神情一松,知道大事已定。
长孙无忌更是心中暗暗鄙视,他知道大外甥早就忌惮李佑,这次将其外放,就是想找机会收拾他的。这次纵容李佑劳师无功,估计就是打着事后清算的主意。
世族之间的博弈告一段落,又给了皇帝一个收拾李佑的机会,皇帝心里不一定多高兴呢?
现在却要做出这幅假仁假意的表情,真是又当又立啊!
“皇上不愧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仁君,如此重情重义,实在让臣等钦佩!”
长孙无忌笑容满意捧了一句,随后转头看向众人。
众人一愣,随后都是露出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无限敬仰的目光,含笑抚须点头:“是啊,是啊,皇上重视骨内亲情,又爱民如子,实乃百姓之福啊!”
李言也是一怔,嘴角微微抽了抽,挤出了尴尬的笑容。
这些人最近的马屁越来越多了,寻常奏事也会加上那么几句,动不动就‘浩海扬波,皇恩浩荡’,莫非把自己当做了昏君不成?
不过,想想自己这半年来的做风,确实有些非明君所为啊!
在众臣眼中,皇上继位这一年以来,前半年还有些明君之相,勤劳政事,不但建立了财政寺,还将诸亲王打发去了封地,一幅要打造更加辉煌盛世的样子。
可当关陇世族暴露出二十万骑兵之后,仿佛受到沉重打击。
在催促太子李象和韦氏之女联姻后,就整日待在后宫修行打坐,很少关注外界的事情。朝中的每日一朝,也改成了三日一朝,并且把朝政上的事情都丢给了他们,一幅庸君作态。
他们也接手皇权,名符其实的成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决策层。三省六位主官再加上一个财政寺的禇遂良,七个人只要商议过的事情,皇帝从来都是没有异议。
而事实证明,皇帝在某些时候,确实就是个摆设,有没有都没关系。
七个人把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庞大的唐帝国有条不紊,反而更顺畅了。
突厥人的战事,也是他们在着手,要兵给兵,要粮给粮,是以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众人。最多就是怀疑李佑有什么私心,却没有把幕后黑手放到皇帝身上。
实在是李言太过坦荡了,外面的事情有分身在操作,他连锦衣卫都不动用,一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长生道的姿态。弄得满朝臣子和世族门阀,都没有怀疑过他。
彻底退出前台后,也使得李言离开了众矢之地,一心一意的谋划着山东的局势。正所谓外部形势越激烈,内部情况就越平靖,刚柔相济,一阳一阴,方合大道。
若是山东和朝堂一块儿生乱,那局势就容易失控。
只是这种表面落在众人眼中,皇帝就是有些‘青年倦怠’了。不少臣子私下还暗暗感叹,年轻人做事就是三分热度,缺乏恒心,稍遇挫折,就摆烂了,太上皇真是所托非人啊!
“皇上爱护齐王,臣等可以理解。”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可公私应当分明,征剿突厥人是国事,还是军国大事,皇上不应以私情废公事。是以臣等希望皇上下旨斥责,并招齐王回京。”
“另派贤能前往河南领兵,张大人举荐的侯君集,臣看就十分合适。”
话音一落,其他众臣也是同声附合道:“是啊,齐王军事才能还是弱了些。对付突厥人,他明显能力不足,还是应该派侯君集或者尉迟恭这样的悍将方可。”
李言知道,这些人现在是真想尽快消灭突厥人,并且还送了自己两份人情。
一是名正言顺处置李佑的借口;二是让自己的老泰山侯君集去捡宜的机会。在众人眼中,突厥人也是强弩之末了,这个时候把师老兵疲的李佑撤下来,换上侯君集。
这明显是摘桃子,到时候这诺大的功劳,就落到侯君集头上。
李言猜的没错,他的步步示弱无形中化解了很多麻烦,往日争不到的东西,现在却被送到了面前。
在众人眼中,皇帝现在已经彻底摆烂了,不但不需要防备和打压,反而还需要扶持鼓励一下。最好让皇帝振作起来,好好治国,别整天沉迷修道,不误正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