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73章 通州港的底牌【1 / 2】

若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整张桌子静悄悄的,没有人主动开口。

聊到了这个份上,话题才真正进入了重要的关口。

吴为一个人单挑了三个大佬,丝毫不落下风,还占据着上风,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

只是不知道,他的脑子里究竟还装着些什么新奇的想法。

“我答应你。”

“我也答应。”

“我做个见证。”

三句话落地有声,这是来自于三个大佬的承诺。

吴为很满意,开始切入了正题。

嘴角勾了勾:“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什么叫码头,什么叫港口吗?”

“这不是一回事么!”秦天锡脱口而出,却也代表了其他人共同的想法。

吴为摇摇头:“港口和码头是在航运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术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把它们混为一谈了。”

秦天锡吃了个瘪,微微皱起了眉头。

“但实际上,这两者有着显着,甚至可以说本质的区别。”

吴为看着众人,侃侃而谈:“所谓码头,是一个具体的位置,用于船只的停靠和货物装卸。大家是不是以为建个码头,往外跑船运输,这就是通州港了?”

这一下,孙千澈和秦凯华都慢慢直起了身子,因为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

当年的海州,刚开始发家不就是这么起来的么。

“南面的海州也有一个港口,但是偏偏没有建在入海口,大家知道为什么吗?”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齐齐选择了沉默。

吴为开始了自问自答:“因为纵深不够,南边虽然条件比我们略好一些,但是因为滩涂条件太差,导致无法展开纵深,所以建不出一个像样的港口。只能退而求其次,往南跟浙东租借了一个小岛,把这个小岛变成了自己的港口。”

“但问题是,这个岛的位置有些偏,即使从海通大桥过去,也要横跨海州,增加了一倍的距离,因为无法成为我们想要的输出口。”

“所以大家看见的,只是一个码头的样子,却忽略作为一个港口的潜在优势。港口之所以被称为港口,而不是一个码头,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位置,而是一个大范围的区域。”

“港口的建立,不是单单为了停靠船只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集多个码头及基础设施,能提供航运的全面服务和功能的集合体。”

“所以说,码头只是港口的一个基本功能,船只停泊、货物装卸,设备维护,都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无法带动更大的经济价值。”

“我们想要的,是一个集码头、货运、仓储、维修、海关等设施和部门协同运作的一个服务型港口。”

“通州是入海口,从长江沿岸输送来的商品和货物,可以在这里进行海运的准备,然后运往海外的目的地。”

“海通大桥打通南北交通,沿京通高速和粤海高速的所有周边沿线的城市,都能把自己的产品通过海通大桥输送到通州港来,再进行交易和二次运输。”

吴为顿了顿,让大家的思路能够跟上。

“轻纺城,是整个构想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通州的纺织行业,让这里变成全国最大的轻纺交易中心。光这里的体量,就能朝着二十亿的规模去走。”

“海通大桥,是规划的第二步。理论上它是为了建立通州与桐州及海州的联系,让这三个城市能处于三小时经济圈的范围之内,从而解决轻纺城原材料和未来销路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