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残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城市外围,自从拆除城墙之后,城区就一圈圈的增加,城市规模一天比一天大。
贫民窟一样的窝棚里,本来有两栋紧挨的平房,一栋因为去年突降大雨,不堪负重,塌了。
那场雨来的匆匆,压垮了一个家。
没过俩月,城外的义庄,就多了三个新坟。
人命,就这么脆弱。
然后道帅来了,一切就不一样了,大手一挥,这一整片贫民窟就成了工业基地。
只要在墙上画一个圈,里面写上一个拆字,这户人家马上就奔小康了。
而无论是老房子拆除,还是新建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工地管饭不说,竟然还发钱。
于是这片地方便开始飞速变化,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最先建成的是墨家工坊,样式很不讨喜,门口挂着“吾心吾愿,玄科一统”的牌子。
当然,没几个人能看懂。
黄卫华正蹲在门口啃生红薯。
他脸色黢黑,道袍破破烂烂,头发也成了爆炸头,还在冒烟,惹的路人频频回头。
昨夜试制的“子午流注仪”又炸了,铜齿轮嵌进房梁,把祖师爷鲁班像崩成了独眼。
他摸出怀里的道书,就着红薯渣在扉页演算:“坎水位的齿轮该用槐木还是桃木……”
“师弟又在糟蹋典籍?”
钟明小心避开满地的机括零件,笑着问:“听说刚刚运来的三百斤朱砂,你掺火药做烟花了?”
黄卫华见他来了,便跳起来,抹了把脸上的炭灰:“那叫‘惊蛰雷’!能把尸毒瘴气……”
一说起这个,他就会变得十分健谈。
钟明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听着,时不时还点点头。
黄卫华继承的道脉几乎绝迹,属于墨家机关道,也就是茅山这种千载大派,才保留有这种濒危传承。
但因为这几百年间,科技的强势崛起,老一辈就不太重视这些东西了,传承也愈发困难。
到了黄卫华这里,已经是五代单传了。
当然,单传也有单传的好处,茅山宝库里的各种古老相传的好玩艺,也只有他才能弄懂。
就比如浑天仪,听说曾经是墨家玄机阁的至宝,由二十八宿盘、黄道环、四象枢轴、山河社稷砂、璇玑齿轮组、浑象自鸣钟组成。
听这名字也知道,每一个都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钟明也对黄卫华寄予厚望,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有意培养。
枪械、坦克等东西的改革,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的附魔上,必须要深入结合。
黄卫华一通高谈阔论,终于过完了嘴瘾,最后才想起钟明来,挠着头道:“师兄,你这次过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钟明点点头,“伶仃洋那边应该有一种能代替煤炭的能源,我正准备探查具体位置,但不知道谁能胜任。”
黄卫华眼睛一亮,“浑天仪最擅长推算天地经纬,最合适不过,只是…”他回头看了看墨家工坊,有些不舍,“这里……”
钟明拍拍他肩膀,“事有轻重缓急,这件事很重要,也很危险,别人去,我不放心。”
“危险?”
“对,我担心会有人来抢。”
“那我去。”
黄卫华满脸虽天下人吾往矣的豪迈气概。
“好。”
钟明笑了笑,认真道:“我会让梁办配合你,千万小心。”
这些师兄弟们是钟明最大的财富,茅山传承浩如烟海,他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学完。
因此,他必须培养出一些中流砥柱,从方方面面振兴茅山道统。
这就像施肥,你得把底层的土壤腐熟了才能给植物更好的输送营养,让植物长得壮大。
如果没有完全腐熟,他们就会反抗烧伤根,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安排好黄卫华,钟明又去找其他师兄弟,一个一个安排,就算没啥可安排的,也要聊聊天,拉近一下感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