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与优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秋日暖阳懒懒洒落,吴玄安坐于庭中,手捧一卷论语,慢慢翻阅,偶有微风拂面,卷叶翻飞,檐下风铃轻响,平添几分静谧之意。
今岁入学望文斋,四书五经已尽数铭记,然陈先生言道:“若只记诵,未明其义,犹如囫囵吞枣;今汝已然贯通文理,亦不必每日赴学,待至明年二月三试之期,再入学堂与众同窗一试便是。”
吴玄安拱手作揖:“多谢先生指点,学生谨记。”
自此,他便未再往私塾,每日于家中温习经义,或静坐沉思,或持笔抄录。偶尔闲暇,亦会漫步庭中,观云卷云舒,听鸟鸣虫吟,倒也自在逍遥。
这日午后,他手执狼毫,于案上随笔写就一首小词:
秋风轻拂庭前红,落叶飘零满地秋。
对梧闲吟无旧曲,素琴一弄寄离忧。
写罢,轻叹一声,“好好好,哈哈哈!”
一番自娱自乐,没有现代电子产品的他,只能如此解解乏味的生活。而后自斟一盏清茶,抿了一口,忽然忆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句。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他目光微微一凝,若有所思。自穿越以来,日日求学,忙于生计,竟将前世的种种技艺全然抛诸脑后。
前世,身为六边形战士,除了篮球,唱跳rap皆略通一二,尤善琴词。
那时,他手持吉他,轻弹浅唱,或吹口琴,或敲鼓作乐,皆可自娱自乐。如今既有片刻清闲,何不重拾旧趣?
想到此处,摸了摸下巴,他心中一动,遂提笔于纸上,按照吉他之形,细细绘出草图,勾勒琴颈、琴箱、琴弦之构造。
虽无现代工艺,然世间万物总有相通之处,以木为箱,以金丝为弦,若稍加改良,未必不能制成一件可用之器。
次日清晨,吴玄安便出门而去,寻至城南一处木器铺。铺主乃一胡姓老匠,常年打磨桌椅箱柜,手艺颇为精湛。
吴玄安步入铺中,只见铺内木屑飘散,木香盈鼻,几名学徒正在打磨一张红木书案。胡匠正在角落里专心雕刻,一把利刃游走于木板之上,细屑纷飞,未几,一只精巧的花纹便浮现出来。
吴玄安上前拱手道:“胡大叔,可有暇一谈?”
胡匠闻言抬头,见是一个少年,便放下手中刻刀,笑道:“安小哥儿,今儿不去学堂?有何事?”
吴玄安自袖中取出所绘草图,铺于案上,道:“我欲制一物,大致形制便如这画中之物,不知胡大叔可否相助?”
胡匠低头细看,见那图上所绘之器,颇似琵琶,又似琴瑟,然形制却略有不同,竟是未曾见过之物。他捋须沉思片刻,方才道:“此物似是弹奏之器,非寻常案几凳椅,不知安小哥儿从何得此构思?”
吴玄安笑道:“偶得灵感,思欲试之。”
胡匠见他并未多言,亦不多问,遂道:“此物需何材质?”
吴玄安道:“需木质坚韧而不失清脆,若得枫木、桐木,乃至花梨木皆可。图纸上标有尺寸和大小。”
胡匠闻言点头,思索片刻,道:“店中尚有些许桐木,纹理细密,很多乐器制作音质清透,若用作琴面,倒是极佳之选。”
吴玄安喜言:“正合我意,烦请胡大叔依此图打制琴身,若能成,我自当重谢。”
胡匠摆手笑道:“安小哥儿太过客气,待我细细打磨,五日可成。”
“多谢,劳烦您了。”
吴玄安闻言,道谢而去,心中暗自期待。
五日后,他再至木器铺,胡匠果然已将琴身打制完毕。琴身光滑,形制匀称,只待装弦调试。
吴玄安细细摩挲琴面,微微颔首,道:“胡大叔手艺果然不凡。”
胡匠笑道:“只是按图制器,真正音效如何,还需安小哥儿自行调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