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的人是真心感谢许盈的,也有的人只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非要在那群贵人中选一个人,他们宁愿选一个在意名声,愿意为了名声造福百姓的人——而且,真要说的话,他们其实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一段时间,百姓们配合,投靠许盈的一帮人与他正是蜜月期,哪怕许盈的一些要求在他们看来有些过头了,也愿意暂时配合。至于原来和袁党走的很近的人,哪怕最后关头没和袁党纠缠在一起,极限操作解绑了,最后竟没被‘安排’,这个时候也知道要夹起尾巴做人。
还有外界势力,也因为许盈拿下建邺的速度太快,同时许盈来到建邺后,很快依托于原本就在这里的情报站,开始了秘密缉查工作,也纷纷溃不成军!
如此一来,在用袁继祭奠周元帝羊明前后,本该是建邺风起云涌、再起波涛的时间,建邺却是诡异的平静。
在许盈的调度之下,首先就是将各种户籍、文书收入囊中,各路官员也调查清楚过往情况,借此甚至将很多事、很多人规范了起来。再后来大量的物资汇聚建邺,市面一时之间竟比之前还要繁荣安定,仿佛前些日子的风声鹤唳、坐困愁城是假的一样。
“郎君,不能再等了!”这是一间幽暗的内室,其中有两人相对而坐,一主一从。做主的那个,脸上正好有窗外微光照着,不是别人,正是袁继的庶长子袁定!当初曾经为了借许盈的势,挑起南北矛盾,被许盈拒绝了的袁定。
他在这场大战中失踪了,也是流散的袁氏子弟中最被重视的。倒不是他才能出众,只是矮子里面拔高子,相较于其他人,他确实身份不同。
汝南袁氏中与袁继这一支关系远的,虽然一时担惊受怕,但只要没有在袁党牵涉过深,也就是一个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是很有可能的,此时时兴上阵父子兵,家族背后支持子弟没错。然而具体到可能会决定整个家族命运的事,却是需要分散投资,保证家族失败也不至于覆灭的)。
至于与袁继这一支关系近的,杀的杀、罚的罚,大都有些说法,一些被漏掉的都是小人物。只有袁定,他是袁继的亲生儿子,也不是尚在总角、不懂事的孩子,他甚至是庶长子!
袁继能在最后关头跑掉,也和他这一重身份有关袁党的人,那些忠于袁继的死党,还是抱着东山再起的念头的。而要选一个继承主公之位,将来带领他们卷土重来的人,也就只能是袁定了。
袁定的才能并不算出众,但袁继一众子孙中,他是早早出来做事的,袁党众人中他早混了个脸熟。再者,真要说起来,袁继的子孙中也没有才能格外出众的人。再加上他庶长子的身份并不弱,也算是有说服力了,所以最后众人使劲,算是秘密保住了他。
保住他之后不仅没送他走,反而将他安置在了建邺城外一所并不显眼,也和袁党没有关系的园墅中。这也是利用灯下黑的原理,觉得在许盈的封锁与追查之下,一动不如一静,安置在建邺城外反而比较安全。
再者,他们是随时打算搞事情的,真的将袁定远远送走了,要怎么搞事情?或许在他们内心里,他们也不相信袁定远离建邺之后,可以有朝一日靠自己积累下一股力量,然后反攻倒算、卷土重来。
“此事真的谋划清楚了?”被人催了一句,袁定倒不是不耐烦,而是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说实在的,经历了之前的乱局,他现在也有些像惊弓之鸟了。哪怕夜里谁在内房,偶尔也会因为不安惊醒,然后再也睡不着。
睡不着的时候就容易翻来覆去地想一些事,如今袁定就总想着许盈——父亲掌权,建立‘沈朝’,那个时候他是何等意气风发!甚至一度想着,世家大族传承重视嫡庶,他身为庶长子,做的再好也不可能去想袁氏家主的位置。但皇家是不一样的,天下最不守规矩的就是皇家了!
真说起来,储君之位他也很有希望啊!
而储君之位到手,未来不就是九五之尊了么!
然后是什么?然后就是许盈来了,一开始他和很多人一样,不把许盈放在眼里,认为他和其他打着各种大衣旗号讨伐父亲的人没什么分别。甚至,考虑到他的年纪,他的过往履历,说不定他还弱一些。
许盈的过往总结起来太像是一个正宗文士了,他文名太盛,以至于仅有的练新军、打胜仗的经历都被人下意识忽略了。有的人还以为那是他运气好——这并不奇怪,这年头多的是名不副实的,一些人真的是恰好走到了那份上,然后被人吹捧的天下无双,而不是真有那样的本事。
但就是这样的许盈,兵锋锐不可当,一路东来,竟是以堂堂正正之师的样子威压江东!
想到这里,袁定就捋不下去了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却是他做梦的时候都不敢幻想的!然而,这就发生了!袁定不知道许盈是怎么做到的,他也不想知道许盈是怎么做到的。只要考虑这个问题,他就会意识到自己和许盈到底有着怎样的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