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北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邦果断采纳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从汉中出发走陈仓道突袭关中。
刘邦先是派遣曹参取下辨、故道,出散关,直逼陈仓,随后亲自率领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从故道出其不意地袭击雍王章邯。
汉军前后夹击,大败章邯于陈仓,之后乘胜东进,迅速占领关中大片土地,为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当时的汉王刘邦实力相对较弱,而楚王项羽实力强大;在如此悬殊的局面下,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绝妙偷袭策略,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项羽。
第二次: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实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长途跋涉从成都出发,多次出兵北伐曹魏,其目标之一便是夺取长安等关中地区。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例如粮草运输困难、曹魏防守坚固、后方局势不稳定等,诸葛亮的北伐最终未能成功攻克长安。
当时的蜀汉处于弱势地位,曹魏则占据强势,而诸葛亮采用稳步推进、步步为营的保守策略,最终以失败告终。
身为弱势一方,如果不敢冒险,不敢尝试激进灵活的战法,是注定无法取得成功的。
就如同与一个比自己强大许多的对手较量,若不采用一些冒险、激进的策略,仅仅在正面进行硬碰硬的拼杀,必然会以失败收场。
慕容垂仔细分析完这些战例后,心中大致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策略。
此次攻打益州和梁州,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山川复杂之地作战,必须采用与以往截然不同、独具创新的战法。
十月,慕容垂统领大军出征。
他亲自率领益州刺史王统、秘书监朱肜的两万精兵从汉川出发,大军气势磅礴,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径直扑向东晋的梁州防线。
梁州也就是现今的汉中及四川盆地一带,乃是进攻益州的必经之地。
与此同时,慕容垂命令前禁将军毛当、鹰扬将军徐成率领三万大军出剑门,两路大军形成锐利无比的钳形攻势,迅速向梁、益二州逼近。
如此精妙的战术安排,王统和朱肜的军队负责正面强攻汉中,而毛当和徐成的军队则负责在剑门附近切断东晋朝廷梁州军向成都方向的退路。
此战术堪称高明至极,一旦东晋军稍有疏忽,便极易导致梁州军队陷入全军覆没的绝境。
东晋朝廷得知前秦来犯,急忙调集兵力进行应对。
梁州刺史杨亮迅速组织防御,全力加固城防工事,在正面坚决抵御王统的猛烈进攻,同时向朝廷紧急发出求援信号。
东晋朝廷立即调遣荆州刺史桓豁率领精锐之师经过武关,火速前往支援正面战场的杨亮。
并下令益州刺史周仲孙加强戒备,组织当地民兵协助防守,在剑门关坚决抵抗毛当的断后部队。
在汉中的正面战场上,晋梁州刺史杨亮毫无畏惧之色,亲自率领巴戎万余人在青谷严阵以待,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激烈战斗。
战争刚刚打响,主将王统稳坐后方指挥,秦军先锋朱肜身先士卒,勇猛无畏,率领部队发起一轮又一轮汹涌澎湃的猛烈冲锋,喊杀声惊天动地,响彻云霄。
杨亮所部凭借地形的优势拼死抵抗,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战斗陷入了白热化的胶着状态。
慕容垂见此情景,心急如焚,焦头烂额,即便翻遍《太公秘书》仍未找到有效的应对之计。
就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慕容垂突然回想起汉中之地在三国时期发生的一场着名战役——定军山之战。
当年的定军山之战扣人心弦,精彩绝伦。
张飞于巴西大破张合之后,黄忠奉命驰援葭萌关,一路奋勇挺进汉中。
曹操亲自率领大军镇守,夏侯渊据守定军山的囤粮之所。
黄忠立下军令状,志在必得,在法正的辅佐下先登高观察曹军的破绽。
夏侯渊恼羞成怒,主动出击,黄忠却稳如泰山,沉着应对,待曹军锐气渐消、戒备松弛之时,他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夏侯渊,在激烈的刀光剑影之中手起刀落,将夏侯渊斩于马下,还顺带诛杀了赵颙。
夏侯渊一死,曹军顿时乱作一团,张合仓促接掌帅印。
曹操心急如焚地赶来,刘备却命令蜀军凭借险要地势坚守,避开曹军的锋芒。
曹军的粮草频繁遭到蜀军的袭击和劫掠,供应陷入艰难困境,士兵们人心惶惶、士气低落,曹操无奈长叹,只得下令撤军,刘备就此成功入主汉中,为蜀汉的大业立下了关键且辉煌的一功。
此战蜀汉军队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其关键在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优势进行军队部署,并充分利用汉中炎热气候的特点,在耗尽曹军的锐气之后,果断地发起突然进攻。
想到此处,慕容垂立即下令让王统和朱肜继续在正面发动进攻。
但是慕容垂特别要求两位将军不可与对方进行硬碰硬的死拼,而是采取边打边退,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灵活战术,反复拉扯,其目的在于耗尽杨亮部队的所有锐气。
加之此时正处于秋季最为炎热的“秋老虎”时节,部队行军极为消耗体力。
而慕容垂则率领一支精锐的骑兵埋伏在两侧山地之中浓密的树林之中,命令军队就地休整,养精蓄锐,静静等待最佳的战机。
等到时间来到午后最为炎热的时刻,东晋的杨亮军队早已饥渴难耐、疲惫不堪,战斗力急剧下降。
慕容垂看准时机,果断地一声令下,骑兵如鬼魅般从后方迅猛杀出,瞬间冲入晋军阵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