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2章 符融搅动代国风云【1 / 3】

秦岭北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代国那辽阔无边的草原之上,阳光一如既往地倾洒而下,恰似金色的薄纱,轻柔地覆盖着大地。

牧群宛如悠悠的云朵,悠然地飘荡着。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王庭之内却被凝重的气氛紧紧包裹,仿佛一场狂暴的暴风雨正从遥远的天际急速赶来,即将掀起惊涛骇浪。

拓跋什翼犍,这位统治代国多年的王者,岁月的痕迹虽已深深镌刻在他的面容之上,但暮年的他,目光仍旧如苍鹰般锐利无比。

往昔在马背之上的征战岁月,以及政治风云中的纵横捭阖,赋予了他一种超凡的睿智,能够洞悉人心最幽深、最隐秘的角落。

近来,苻坚所领导的前秦势力蒸蒸日上,其对代国的觊觎犹如一把高悬于头顶的锋利宝剑,让拓跋什翼犍的内心忧虑如潮水般汹涌,沉重无比。

他深深地感觉到风雨飘摇的时刻即将来临。

为确保代国的传承安稳,拓跋什翼犍早早地立下孙子拓跋圭为王位的继承人。

此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泊,瞬间在王庭内外激起了层层浪涛。

在拓跋什翼犍心中,既已选定继承人,便绝不容许有任何潜在威胁存在,哪怕一丝阴影,他都将以王者的决然气魄将其驱散。

尤其是对于可能对孙子拓跋圭王位构成危险的人,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与此同时,苻坚帐下的苻融肩负着重大使命,悄然踏入代国这片神秘且充满危机的草原大地。

苻融在前秦朝堂之上声名不显,宛如隐匿于暗夜的枭鸟。

但他智谋过人,恰似潜伏于暗处、善于捕捉时机的猎豹,总能直击要害。

他深知此番任务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不仅自身性命难保,还会让苻坚的宏图霸业毁于一旦。

故而行动格外谨慎,藏身于最隐蔽的角落,如同从未在代国出现过一般。

凭借着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的精准把握,他迅速锁定了拓跋寔君与拓跋斤这两颗极具利用价值的棋子。

一场惊心动魄、波谲云诡的权谋较量,就此缓缓拉开帷幕。

一日,王庭议事。

拓跋什翼犍高坐于上,威严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低沉且富有压迫力地开口:

“今我代国,看似安稳,实则暗潮涌动。前秦虎视眈眈,诸位有何良策?”

拓跋寔君心领神会,抢先一步,身姿挺拔地走上前,单膝跪地,行了个标准的大礼,神色间满是恭敬:

“父王,儿臣以为,当下最为紧迫之事,乃是加固与周边部落的联盟。儿臣愿亲赴各部,陈说利害,以唇齿相依之理,晓谕他们与我代国同仇敌忾。儿臣深知,各部所求各异,有的部落缺粮,我们可提供谷物,解其燃眉之急;有的部落缺铁器,我们便以精良兵器相赠,助其壮大武力。投其所好之余,再动之以情、晓以大义,定能让他们心悦诚服,携手抗秦。而且,儿臣还准备带上各部寄养在我代国的质子,以显我代王的诚意与信任,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说罢,微微抬头,目光却不敢与拓跋什翼犍对视太久,生怕被看出一丝破绽。

拓跋什翼犍微微眯起双眼,目光中审视之意尽显:

“嗯,想法固然不错,只是人心难测,你凭何确保能说服他们?”

拓跋寔君心中一凛,后背悄然渗出一层冷汗,表面却依旧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回应:

“父王放心,儿臣素与各部有些交情,知晓他们的习性与顾虑。此前与某部落交易时,儿臣曾帮他们化解一场物资分配的纠纷,赢得了些许好感。再者,儿臣会挑选能言善辩之士同行,遇有异议,也好随机应变。况且,有苻融……”

话到此处,他猛然惊觉差点说错话,忙改口道:

“有父王的威名震慑,各部想必也不敢轻易忤逆。”

拓跋斤见机行事,也赶忙上前一步,附和道:

“大王,臣负责后勤保障,物资调配之事,臣定全力协助世子。且臣听闻,前秦近日有使者频繁出入一些部落,臣愿暗中留意,若有异动,及时禀报。臣在后勤多年,熟悉物资的进出流程,哪些部落近期与前秦往来密切,从物资的流向便可瞧出端倪。”

拓跋什翼犍的目光在拓跋斤身上短暂停留,似是要将他看穿,片刻后微微点头:

“如此甚好,你二人务必用心,莫要辜负本王信任。否则,后果自负。”

退朝之后,拓跋寔君与拓跋斤寻了一处极为隐秘的角落碰面。

拓跋寔君抬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地说道:

“今日真是险象环生,父王目光如炬,稍有不慎,咱们的计划可就全暴露了。方才议事,我差点就把苻融大人供出来,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拓跋斤冷哼一声,低声道:

“怕什么?有苻融大人在背后为咱们出谋划策,只要按计行事,必能化险为夷。接下来,得想法子让那些部落使者在王庭说出对咱们有利的话,进一步巩固咱们在父王心中的地位。”

几日后,部落使者依约来访。

拓跋寔君依着苻融的谋划,在招待宴会上巧妙周旋。

酒过三巡,众人皆有了些醉意,他看似漫不经心地挑起话题:

“各位使者,如今天下局势愈发紧张,前秦的野心勃勃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们四处许诺,妄图用利益收买各位,让你们归附。可各位仔细想想,一旦真的投靠了前秦,日后他们若翻脸不认人,你们又该何去何从?前秦刚吞并的某部落,起初也是得了些好处,可如今呢,物资被搜刮殆尽,青壮年还被强行征去当兵,苦不堪言啊。”

一位使者醉眼惺忪,嘟囔着说道:

“哼,前秦那些人,确实许了不少好处,可我们也怕他们说话不算数啊。”

拓跋寔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趁热打铁地说道:

“正是此理!我代王向来宽厚仁义,与诸位多年情谊深厚。只要携手共抗前秦,日后共享太平,岂不比寄人篱下强?我代国地域广阔,水草丰美,与诸位部落互通有无,长久以往,大家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使者们交头接耳,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番话被拓跋斤安排的人暗中记下,添油加醋后禀报给拓跋什翼犍,以彰显拓跋寔君的“外交才能”。

拓跋什翼犍听闻,再次召集群臣议事:

“近日听闻寔君在使者一事上处理得当,诸位觉得如何?”

一位老臣捻须思索片刻,缓缓开口:

“世子聪慧过人,口才了得,若能持续为我代国拉拢盟友,确是大功一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