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华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祯冷笑一声,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奏折的边缘。闵洪学原本只是想让韩允乐搞点小动作,转移朝廷对新田制的注意力。谁知道韩允乐那个纨绔,把事情闹得完全失控。
陈忠行的包庇,更是火上浇油。一个小小的地方动乱,竟然演变成了这般模样。
“来人!”崇祯突然开口。
“奴才在。”太监连忙躬身应答。
“传旨,即刻派人去宣府,彻查军粮亏空一案。另外,让锦衣卫严查张家口的商路。”崇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是。”太监退下去,轻手轻脚地关上了殿门。
崇祯站起身,走到窗前。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却掩盖不住朝堂上暗流涌动的杀机。
与此同时,锦衣卫诏狱内。
闵洪学蜷缩在潮湿阴冷的牢房角落,浑身止不住地发抖。墙角的积水一滴一滴地落下,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大人,喝点水吧。”狱卒推进来一碗浑浊的水。
闵洪学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他知道,这或许是自己最后的机会。“劳烦兄弟带个话。”
狱卒警惕地四下张望:“大人有话快说。”
“告诉钱龙锡,如果他不想和我一起完蛋,就想办法救我。”闵洪学的声音嘶哑,“他知道我手里有什么。”
狱卒没有回答,默默地退了出去。铁门发出刺耳的响声,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闵洪学靠在墙上,闭上了眼睛。他不知道自己的话能不能传到钱龙锡耳中,也不知道钱龙锡会不会出手相救。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第二天一早,朝会上又是一番龙争虎斗。
“陛下,臣以为,宣府一案牵连甚广,不可轻易了结。”都察院左都御史站出来奏道。
“正是。”兵部尚书也开口附和,“此案关系到边防军粮,更要彻查到底。”
朝堂上的气氛越发紧张。每个人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军粮案,更是各方势力角力的开始。
雪,还在下。京城的街道上已经积了厚厚一层。街边的茶馆里,说书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而在这白茫茫的雪色中,更多的阴谋正在酝酿。
钱龙锡站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雪景。闵洪学的话已经传到了自己耳中。但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救与不救的问题了。
“大人。”管家在门外轻声禀报,“韩大人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钱龙锡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脸色变了变,随即将信扔进了火盆。
火焰吞噬了纸张,只留下一缕青烟袅袅上升。
崇祯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望向远处模糊的宫墙。窗外寒风呼啸,吹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陛下,闵洪学的新供词。”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到崇祯身后,双手呈上一份文书。
崇祯没有立即接过,只是继续凝视着窗外。
“说说看。”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承恩低声道:“闵洪学招供,易县暴乱是他一手策划的。他派人煽动百姓,散布谣言说新田制会加重赋税。还在暗中收买了几个地痞,故意制造混乱。”
“继续。”
“他还交代,宣府的几个军官也参与其中。其中赵参将负责调动兵力,故意放纵暴乱蔓延。户部郎中李明德则在军粮交接时动了手脚,克扣了一部分粮饷。”
崇祯终于转过身,接过了那份供词。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映入眼帘,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尖刀,剖开了这场精心编织的阴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