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四十五章 暗流汹涌【1 / 1】

醺浅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此同时,天津卫城内已是风声鹤唳。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可见几个商贩匆匆收摊,神色慌张地往家中赶去。

“报——!”一名骑兵纵马疾驰入城,马蹄声惊破了城内的死寂,“流贼距城已不足三十里,数量可观的铁骑!”

消息瞬间在城中传开,街巷间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声。有人匆忙关门闭户,也有人抱着细软往城外逃窜。

天津巡抚衙门内,冯元飏正与总兵曹友义、杨维翰商议军务。案几上摊开的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处兵力部署。

“巡抚大人,”曹友义忧心忡忡道,“城中兵力空虚,若是流贼来攻”

“住口!”冯元飏厉声打断,“此刻岂可妄自菲薄?传我令,立刻派人巡街安民,严防有人趁机作乱!”

“末将有一事相禀。”杨维翰突然站出,微微躬身。

冯元飏静静注视着这位身着锦衣的巡标官,示意他继续。

“请让末将带巡标兵出战!”杨维翰声音坚定,“末将愿率千名将士,阻击流贼骑兵!”

这番请战之言让堂内众人猝不及防。李士淳眉头一皱,与曹友义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巡标营实际也就千把人马,且多是临时征召的民勇,真正能战的精锐不过百余。这杨维翰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杨巡标,”冯元飏手指轻轻敲击案几,目光如炬,“你可知流贼势大,此去凶险万分?”

堂内一时寂静,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知道。”杨维翰神色坦然,“但末将宁死不退。”

“你可有十足把握?”冯元飏又问。

“说实话,没有。”杨维翰直视冯元飏的眼睛,“但末将愿以死报国!若能为太子殿下争取些许时间,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这番慷慨陈词令在座众人为之侧目。平日里这杨维翰不过是个贪图安逸的富家翁模样,谁知竟有如此气节?

李士淳倏地起身,向杨维翰深深作揖:“杨将军忠义可嘉!待见到太子殿下,定为将军美言!”

“好!”冯元飏拍案而起,“藩库还有余银万两,本官这就拨两千犒赏三军。”

“多谢抚台大人!”杨维翰一躬到底,“末将即刻整军,明晨出城迎敌!”

待杨维翰告退后,堂内气氛略显松动。冯元飏转向李士淳:“李大人,咱们今夜就动身迎驾吧。”

李士淳连忙应道:“正该如此。”自打逃出京城,他便寝食难安。作为太子谋臣之一,朱慈烺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他的前程。若有闪失,他这些年的经营就付诸东流了。

“总镇似有心事?”冯元飏注意到曹友义眉头紧锁。

“实不相瞒,”曹友义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末将担心人心浮动啊。”

这话说到了关键处。天津三卫的军官多是本地大族,家业都在此地。一旦李自成势大,难保不会有人动摇。

“曹总镇,你的部下可靠得住?”冯元飏沉声问道。

“抚台大人放心,”曹友义拱手道,“各要害都是亲信把持,应无大碍。”

冯元飏微微点头,踱步到窗前。夜色已深,远处传来零星的更鼓声。他望着漆黑的夜空,略作思索:“有苏观生的水师,加上沈廷扬的海船,足可护驾南下。咱们只需把圣上平安送到码头便是。”

“如此,末将这就集结人马。”曹友义转身欲走。

“且慢,”冯元飏突然叫住他,“稍后本官会让人送来一份名单,你务必亲自检查每一个随行人员。”

曹友义心领神会:“末将明白。”

当夜,一支人马悄然出了天津城。月色朦胧,城门处的守兵像是早有准备,静静目送这支队伍远去。

另一边,兵备道衙门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原毓宗正与娄光先、金斌密谈,忽见一名关中口音的家人慌慌张张闯入内堂:“老爷!流寇已至杨村,数量可观的铁骑!”

原毓宗闻言不惊反喜,仰天大笑:“天助我也!大事可成矣!”

“兵备大人,”娄光先凑上前,压低声音道,“可要即刻举事?”

“巡标的老杨早与我等同气连枝,”金斌也附和道,“就只有那姓曹的不识时务。”

原毓宗冷笑一声:“就只拿下一座卫城?你们也太小瞧我了。”他眯起眼睛,“咱们的目标,是那即将到来的朱由检!”

“什么?”两位副总兵震惊不已,“圣上要来天津?”

“要么是圣上,要么是太子,”原毓宗踱步到窗前,望着远处阴沉的天空,“你们以为冯元飏他们在商议什么?传令下去,让所有人按计划行事。记住,此事干系重大,容不得半点差池!”

与此同时,杨维翰正在巡标营中忙碌。营中灯火通明,士兵们紧张地擦拭兵器,检查马具。

“大人,”一名亲信凑上前,“兄弟们都在议论,说咱们这是去送死。”

杨维翰手中动作一顿,抬头看向远处的天际:“告诉他们,明日就知分晓了。”

亲信欲言又止,最终躬身退下。

夜深人静,杨维翰独自站在校场上,看着忙碌的士兵。月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不知为何,他想起了多年前在京城时的种种。那时他还只是个普通的商人,后来因缘际会,得了这巡标官的差事。

现在,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他掏出怀中的信笺,又看了一遍,随即放到烛火上点燃。火光映照着他的面容,忽明忽暗。

与此同时,城西一处偏僻的宅院内。

“都安排好了?”一个沙哑的声音问道。

“放心,一切按计划进行。”黑暗中,另一个声音答道。

“别露出马脚,否则咱们都得完蛋。”

“明白。”

两道人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城中依旧灯火阑珊。各处酒楼茶肆,食客们正议论纷纷。有人说太子已经到了郊外,也有人说流贼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也说不清楚。

此时的天津卫城,表面上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暗流汹涌。各方势力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