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茶馆内顿时炸开了锅。
“五千两?这是要和整个北京城的文人打赌吗?”一位身着蓝袍的中年人冷笑道。
“狂妄!简直太狂妄了!”一位戴着圆形眼镜的老者气得胡子直翘。
然而,正是这般狂傲的言论,反而激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先生,这本书我要了。”一位身着绸缎的公子哥儿将银钱拍在柜台上。
“小的这就给您包起来。”店小二麻利地将书本用油纸包好。
两日后,整个北京城的茶馆酒肆中,处处都能听到人们议论这本奇书。
“这描写得太真实了!”一位老者颤抖着手指着书中的段落,“看这里,写得多么细致,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确实非同一般。”他对面的文士捋着胡须点头,“尤其是这里描写的航海场景,波涛汹涌,惊心动魄,读来令人胆战心惊!”
就连素来以风月著称的八大胡同,生意都受到了影响。那些往日里烟不离手的官老爷,此刻都捧着书本,对着书中描绘的异域风情啧啧称奇。
陈逸风的文字并不华丽,甚至可以说粗浅直白。但正是这种近乎白话的笔法,却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洋人的船队,竟是如此壮观!”
“原来西洋各国之间,也是这般尔虞我诈!”
“看来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实在是知之甚少啊!”
随着时日推移,这股风潮逐渐从北京蔓延到天津。沿着大运河和驿道,《域外见闻》的名声开始向四面八方扩散。
然而,随着书籍的走红,一个问题开始困扰着众多读者:这个名叫陈逸风的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听说此书是由晋商永昌号的梁镳掌柜所刊印。”有人这样说道。
“梁掌柜?他不是早就分家另居了吗?”
“对,好像搬到玉兰胡同去了。”
就在众人打听陈逸风下落的同时,石头胡同楚家老宅的一间书房内,陈逸风正在会客。他的对面坐着一位外国人,正是史密斯牧师。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茶香袅袅升起,在空气中缓缓飘散。
“史密斯先生,宅子还住得习惯吗?”陈逸风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史密斯摇晃着手中的茶杯,目光深邃:“感谢你的慷慨,宅子很好。不过”他顿了顿,“我今天来,是想问你那个"神启"的来源。”
陈逸风放下茶杯,就在他准备开口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陈先生在家吗?”
“我们找陈先生有点事!”
“求求您快出来吧!”
“更新!我们要看后续!”
院子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呼喊声,那股势头,几乎要将房顶掀翻。陈逸风走到窗前,只见院外已经聚集了数十名文人士子,他们手里或捧着书本,或挥舞着纸扇,个个神情激动。
“都说陈先生住在此处,为何不见人影?”
“这《域外见闻》写得太好了,我们想请教几个问题!”
“是啊,书中说到的那些洋人制度,究竟是真是假?”
看着院外沸腾的场面,陈逸风的表情有些复杂。他转身看向史密斯:“看来,我们的谈话要暂时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