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二十六章 陈逸风谢绝二品官职【1 / 1】

大雪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房门被推开,两道身影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是裕王胤阐,一身藏青色蟒袍,举止优雅从容;后面则是左宗威,身着武官常服,神情严肃。

“王爷。”陈逸风微微欠身,目光中带着几分调侃,“不知门外可有埋伏刀斧手?”

这句玩笑话让室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胤阐笑着摇了摇头:“陈先生莫非看多了话本子?现在谁还用刀斧手?”

“那我就放心了。”陈逸风做了个请的手势,“请两位入座。”

书房内陈设简单却不失格调,檀木书案上摆着一套上等文房四宝,角落里的博古架上还放着几件精致的青花瓷器。最引人注目的是桌上那瓶三十年陈酿的状元红,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琥珀色光泽。

待三人分主宾落座,瑾周信奉上香茗,随后退到一旁。

“陈先生远渡重洋归来,”裕王开门见山,“不知对我大清当前之困境,可有高见?”

陈逸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深邃:“王爷,容在下打个比方。大清现在就像一辆超载的大车,想要改变方向并非易事。若强行扭转,只怕会车毁人亡。”

“此言有理。”左宗威插话道,“可若是不改,难道就这样任由列强欺凌?”

“非也。”陈逸风放下茶盏,“改革固然重要,但方法要对。在下以为,可以借鉴西方经验,循序渐进。”

“哦?愿闻其详。”裕王来了兴趣,身子不自觉地前倾。

陈逸风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前:“请两位大人看这里。”他的手指在沿海地区划过,“广东、上海、福建,这些地方都是天然的良港。”

“在下建议在这些地方划出特定区域,建立工业区。无论是钢铁厂、造船厂,还是军工厂、铁路,都可以在此落户。既避开保守派的阻挠,又能为大清建立工业根基。”

“妙啊!”裕王猛地拍案,“如此一来,既不会引起太大震动,又能暗中发展实力。”

左宗威也连连点头:“确实是个好主意。只是”他皱眉道,“这些工业设施从何而来?技术人才又从何处寻找?”

“这正是在下想说的第二点。”陈逸风重新落座,“可以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让外国公司前来投资建厂,我们则负责提供土地和劳动力。”

“如此一来,不仅能获得先进设备和技术,还能培养本土人才。假以时日,必能独立自主。”

裕王听得连连称好,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下脚步,转身对陈逸风道:“先生学识渊博,见识非凡。本王欲举荐你为营造部侍郎,不知意下如何?”

陈逸风闻言一怔,随即笑着摇头:“多谢王爷美意。只是在下终究是外籍之人,恐怕不便为官。况且,过两月我准备在天津开设洋行,做些贸易,倒也自在。”

“身份不是问题!”裕王摆手道,“只要先生愿意,本王这个承诺永远有效。”

左宗威也在一旁劝说:“是啊,朝廷正缺陈先生这样的人才。”

陈逸风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到窗前。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空,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他的目光越过层层屋脊,仿佛要望进那遥远的未来。

“容在下考虑几日。”最终,他转身微微一笑,“无论如何,还请两位大人相信,在下定当尽己所能,为大清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夜色渐浓,书房内的谈话仍在继续。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洒下清冷的光辉。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念努力着。

而此时的陈逸风,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的理想探索着前行的道路?

春日的北京城,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茶馆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中,三教九流的人物齐聚一堂,谈论着这两日最轰动的新闻。

“这个姓陈的,胆子也太大了!”一个身着绸缎的满人商贾用力拍着桌子,茶水随着他的动作晃出杯沿,“二品顶戴,那可是从一品的次一级啊!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求不来,他倒好,说不要就不要。”

旁边的食客纷纷附和,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愤愤不平。角落里,一个身着长衫的文人放下手中的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诸位可知道,就在昨日,仪制部那边差点闹翻了天。”这人压低声音道,“那些翰林院的大人们都快气疯了。想他们寒窗苦读几十载,中了进士又如何?不还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

“可不是么!”另一个食客接话道,“我听说啊,有几位翰林已经联名上书,说这样选拔官员有违祖制。”

茶馆掌柜打着圆场:“诸位慎言,慎言啊。”

而此时的裕王府内,胤禛正独自坐在书房中,案前摆着一份密折。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落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个陈逸风”胤禛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昨日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那个年轻人站在大堂中央,面对着众人的注视,不卑不亢地说出那番话:“王爷厚爱,陈某感激不尽。只是这官职太大,担不起啊。”

胤禛原本以为,自己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对方必定会欣然接受。可谁知道,这个年轻人竟然当场回绝。更让他意外的是,对方说出的理由竟如此锋芒毕露。

“南方士绅不会同意?”胤禛冷笑一声,“倒是看得透彻。”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王爷,太后娘娘宣您进宫。”

坤宁宫内,慈禧正在听戏。檀香袅袅,丝竹悠扬。待胤禛行礼毕,她才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叔叔辛苦了。”慈禧放下手中的点心,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那个陈逸风,倒是个有趣的人物。”

胤禛躬身应是:“此人确实不简单。”

“我听说,”慈禧轻轻摇着手中的团扇,“他与富察家的楚老三走得很近?那可是高宗皇帝的后族”

胤禛眼前一亮:“太后的意思是”

“这种事情,有时候官面上的压力反而不好。”慈禧意味深长地说,“不如让楚老三去试试。私下谈,总比公开场合来得灵活。”

与此同时,桂花胡同的一处宅院内。

“你这是何必呢!”楚三爷拉着陈逸风的胳膊,急得直跺脚,“二品顶戴啊!那可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陈逸风坐在太师椅上,面色平静:“三爷,你是不知道。当时在场的除了王爷,还有左宗威。”

楚三爷一愣:“左宗威?湘军的那个左宗威?”

“正是。”陈逸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三爷想想,若是我真接了这个官,日后在南方推行工业特区,会是什么局面?”

楚三爷倒吸一口凉气。作为满族贵胄,他太清楚朝廷中的各派势力了。满汉之争由来已久,若是让一个外来者在南方掌握大权,那些汉人重臣岂能善罢甘休?

“可是”楚三爷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管家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少爷,裕王府来人了!说王爷要紧急召见!”

陈逸风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太清楚这个时候被召见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