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六十三章 炕火暖人心【1 / 2】

雪里飘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琴挑眉,心里暗暗盘算着这笔三方合作的生意。“要是这样的话,沈货郎估计更不会回临山镇了!”她若有所思地说道。

桃枝点点头,“听说沈货郎的婆娘又有身孕了,幸亏来了这里。要是留在临山镇还不得被气出个好歹!”

周琴恍然大悟,终于明白沈长福刚才为何如此庆幸。她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处理完孩子们的事,第二天一早周琴就坐船回去了。春天的玉华山里,山货又丰盛了起来,尤其是菌菇,疯长得厉害。周琴加快脚步往山下走,心里思绪万千。

刚到山脚,她就看见作坊外围了一大群人。心下一紧,她赶紧跑过去,拨开人群正好对上魏涛那双犀利的眼眸。

“魏师爷!”周琴惊呼出声,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魏涛眼睛一亮,“周琴可算是回来了!在下有些问题想请教,不知可否?”

周琴环顾四周,知道自己无法推脱,只好做了个请的姿势。她带着魏涛和两个衙差去了草棚休息处,心里却忐忑不安。

“魏师爷想问什么?”周琴强作镇定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魏涛清了清嗓子,神情严肃,“周琴知道去年冬天我们祥和县死了多少人吗?”

周琴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摇了摇头,“小妇人不知,不知魏师爷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魏涛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继续追问:“周琴可知道你们村的炕是从何而来?”

周琴心里一紧,脸上却不动声色。她犹豫了一下,斟酌着开口:“这炕是我从北方商人那里听来的,觉得有用,就试着在家里弄了一个。后来村里人觉得好用,就都跟着学了。”

魏涛眼中精光一闪,“周琴可知道,你们村因为这个炕,在去年那个寒冬里,死的人是最少的?”

周琴闻言,心中震惊,脸上却强装镇定。她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小妇人只是想着能帮村里人过个暖和冬天,没想到竟有这样的效果。”

魏涛点点头,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周琴有心了。我们今天来,是想请你帮忙,在全县推广这个炕。不知周琴可愿意?”

周琴听完,心中五味杂陈。她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个举动,竟然引来了县衙的注意。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缓缓说道:“既然能帮到更多人,小妇人自然愿意。”

周琴将三人送出门,转身便拿了背篓进山。她明白今日说了那番话,定会被人盯梢,索性装作寻常百姓家妇人的模样,在山中采摘菌菇。

“这株看着不错。”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一簇色泽鲜亮的蘑菇放入篓中。额头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她抬手擦了擦。

背篓装满,她又换了一个,直到天色渐暗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躲在暗处的眼线见她一直在忙碌,这才悄然离去。

“阿娘,你回来啦!”陈巧儿跑出来接她,“我都饿了。”

周琴看着女儿稚嫩的小脸,心中一软,摸了摸她的头,“好,阿娘这就给你做饭。”

将三大筐菌菇分类摊开,周琴忙着准备烘干的笼屉,直到戌时才将一切收拾妥当。她望着安静的院子,突然意识到如今家中只剩下母女二人和一条小黑狗。

“阿娘,我们晚上吃什么呀?”陈巧儿揪着她的衣角问道。

周琴蹲下身,与女儿平视,“给你煮个素面垫垫肚子,明早阿娘给你做海鲜面,放鲍鱼、鱿鱼、香菇、干贝、虾仁,再配些卤肉和卤蛋,好不好?”

“真的吗?”小丫头眼睛亮晶晶的,“光是听着就觉得好香!”

周琴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起身便忙活起来。家中还剩半只鸡,正好用来熬汤。她将鸡肉放入锅中小火慢炖,准备熬上一整夜。

夜深了,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冒着泡。周琴坐在灶前,往火里添了把柴,火光映在她疲惫的脸上。

她想起今日对魏涛说的话,眉头不自觉皱起。孟家的事情太过蹊跷,那个失踪的书童,孟文反常的举动,还有那些四处打听的孟家人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周琴将准备好的食材放入汤中。等陈巧儿醒来,一碗香气四溢的海鲜面已经端上了桌。

“好吃!”小丫头捧着碗,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周琴看着女儿的模样,忽然说道:“吃完了,咱们给你苗丰哥哥也送一份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