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醉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温娄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终于露出了穿越以来第一个舒心的笑容。
新宅子虽然不如从前住的宅子大,但却更精致。夏温娄也更喜欢新宅子的环境。尤其是后院中央有一方清池,池边太湖石错落有致,几竿翠竹摇曳生姿。整个宅子布局精巧,既显大气又不失温婉,有一种喧闹尘世中独守一方宁静与雅致的感觉。
赶走了虎豹豺狼,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夏温娄前世就是个很自律的人,他认为人需要攒足够的底气,才有资格放纵自己。前世他的底气来自于车房和存款,可惜在他终于攒够底气,准备肆意放纵一把时,他却穿越到了这糟心的异世,所有的努力通通归零。
虽然现在他不缺钱,但这是阶级划分为士农工商的古代,商人排最末,想要有尊严恣意的活着,就只能考科举一步步往上爬。这是要把学生时代再过一遍,而且无限期。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百岁老童生,资质差点、悟性低点,只怕得当一辈子学生。
好在他现在只有十岁,好在他有超凡的记忆力,不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混下去。夏松吃了那么大一个亏,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迟早要跟他们秋后算账。夏温娄要做的就是在夏松没有立稳脚跟前,先发制人,破局而出,以压倒性的力量将夏松永远压制在谷底,让他再也不敢动歪心思。
为了全家人以后能安枕无忧,夏温娄又开始了苦哈哈的自律生活。每日一早起床先晨练,然后陪卢氏用饭,接着去书房读书,读累了就去逗孩子。
一岁的小孩子,正是好玩的时候,一根狗尾巴就能逗的小家伙咯咯直笑,那笑声带着世间最纯粹的喜悦,毫无杂质,每一声都能钻进人的心坎里,驱散所有阴霾。
当初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直到夏温娄把自己过继的事办好后,才腾出手处理赵嬷嬷的事。从卢策安的人查到的消息得知,赵嬷嬷跟赵同知家还有些沾亲带故。她是赵同知堂叔的第三任妻子从亡夫家带来的,原本姓王,到了赵家后才改姓赵。后来嫁到安县一户姓周的人家。卢氏本已经找好了奶娘,却被夏老太太横插一脚,一定要赵嬷嬷做夏然的奶娘。卢氏想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同意了。
回头再看,只怕那时候夏松和赵同知就已经达成某种共识,为日后顺利扫清障碍在提前谋划了。夏温娄也没客气,直接把人送到衙门,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赵嬷嬷蓄意谋害夏然,但故意苛待的罪责是抵赖不掉的。
一般这种事都是为了家丑不外扬选择内部处理,夏温娄却觉得,这事儿丢人丢的是夏家的人,跟他和卢家没关系,还是把人送到衙门省事。
有了这次的事,赵嬷嬷想当奶娘赚银子的这条路怕是彻底断了。不过,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她该受的,就算她以后因此日子过得艰难,那也是自作孽不可活,怨不得旁人。
夏然身边没有再找奶娘,而是让吴嬷嬷指派了一个稳重的大娘和探病回来的丫鬟杏花一起照看夏然的衣食起居。一岁多点的娃娃吃米糊加一些辅食足以养的很好。这段时间夏然被养的白白胖胖,就是经常愁眉不展的卢氏看到小儿子也会不由自主的展露笑颜。
提到卢氏,夏温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吴嬷嬷为了拉近卢氏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不是抱着夏然到卢氏院子里逗弄,就是喊夏温娄过去陪卢氏说话。
据吴嬷嬷讲,卢氏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跟她讲话,十句有八句得不到回应。只有看到他们兄弟俩来时,面上才有丝活气。夏温娄担心卢氏是得了抑郁症,曾试图开解她,不过卢氏跟他沟通时表现的很正常,每次见他都笑得很开心。
为了找到症结所在,有一次他还刻意提起夏松,卢氏在听到夏松这个名字时,眼底瞬间涌现出浓烈的憎恨和厌恶。夏温娄怕刺激到卢氏,忙转移了话题。
但这从侧面证明,卢氏现在对夏松肯定是怨恨的,那就不存在因思念夏松而抑郁。既然开解不了,他就只能抽空多陪卢氏说说话,待时间久了,心中的伤痕随着岁月之波渐渐愈合,终将会慢慢好起来。
夏温娄穿越后的第一个新年就是在这座二进宅子过的。年前,卢老太爷让卢策安喊他们去卢家守岁,一起过新年,但被夏温娄拒绝了。他表示自己如今已经顶门立户,要学着把家撑起来,卢氏也站在他这边,说一切听儿子的。结果被卢策安好一通埋怨。卢老太爷听说后,反而夸夏温娄有担当,没有再提一起过年的事。
他们人虽少,但有夏然这个正在咿咿呀呀学语的小不点儿在,倒不显得冷清。夏然对哥哥比对娘要亲热许多。有夏温娄在,他从不让别人抱。小孩子表示喜欢你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让你抱他。
夏温娄现在只是个十岁孩子的体格,抱久了胳膊就酸疼不已,可要把一把夏然交给其他人抱,这小子立马就开始嚎。前世他活到35岁,是个不婚主义者,更没有孩子。朋友家的孩子他也只是逗弄过,从来没有抱过,夏然可以说是他抱的第一个孩子,这种感觉很奇妙。
不知是因为血脉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并不排斥夏然对他的亲近,甚至还有些愉悦。他的生理年龄虽然只有10岁,但心理年龄已经35岁,能当夏然的爹了。古代没有爹只有兄长的情况下,奉行长兄如父,现在他们的情况也差不多。
夏温娄计划是在夏然到上学堂的年纪之前,一定要先把功名考出来。眼前最棘手的就是找一位合适的先生。
原主夏谦是在一位老秀才办的私塾念书的,不过老秀才大多时候是他读一句,让他学生们跟着读一句,读会了就让他们背,连书中的含义都极少讲。夏温娄凭着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已经将这些书背的差不多了,再去私塾就没什么意义。卢老太爷说会在年后给他请位先生到家里教书,只是人选还需要好好寻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