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醉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梁知县在放榜后第二日就差人把夏温娄唤了来。知县衙门夏温娄已不是第一次来,轻车熟路地跟着衙役到了后堂。
前来见知县,夏温娄还是很重视的,他身着一袭崭新的蓝色儒衫,头戴方巾,身姿挺拔地站在县衙后堂之中。后堂布置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墨宝,桌椅摆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梁知县从内室缓缓走出,他身着官服,神情威严中透着一丝和善。目光落在夏温楼身上,微微点头,“夏公子年少有为,此次县试拔得头筹,实乃本县之幸,日后定当前途无量啊!”
夏温楼恭敬地作揖行礼:“学生多谢大人夸奖,全凭大人教诲与赏识,学生方有今日之成绩,日后定当勤勉向学,不负大人厚望。”
梁知县抬手示意其免礼,微笑着踱步到一旁的椅子坐下:“本县观你文章,文采斐然,见解独到,想必平日也是下了苦功夫。不知师从何人啊?”
夏温楼早有准备梁知县会有此一问,他状似为难,拱手道:“大人,学生的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喜抛头露面,且曾叮嘱学生,学艺在己,莫要宣扬师名,故而学生实在不便多言,还望大人恕罪。”
梁知县微微皱眉,却也未再强求,转而说道:“也罢,本县不过是好奇罢了。夏公子平日除了读书,可有什么消遣?”
夏温楼答道:“学生闲暇时,偶尔会登山临水,感受自然之美,以陶冶情操。”
梁知县点头笑道:“不错,劳逸结合,方为治学之道。听闻今夏雨水颇丰,城外的庄稼可有受灾?”
夏温楼恭敬的回:“学生听闻,此次雨水虽多,但百姓们早有防备,并未造成大的灾害,庄稼长势尚好。”
梁知县微微颔首:“如此甚好。夏公子回去后,要继续潜心苦读,为接下来的府试做好准备。”
夏温楼再次行礼:“学生谨遵大人教诲,定当全力以赴。”
梁知县挥了挥手:“那便回去吧,本县期待你日后的佳音。”
夏温楼抬手作揖,恭敬行礼告退,而后稳步迈出后堂。此番会面极为简短,梁知县传他前来,不过是想彰显对他的看重,与他结个善缘罢了 。官场中走一步看三步才是长久立足之道。
卢老太爷和卢策安本想大肆庆祝一番,被夏温娄以应对府试为由拒绝了。卢策安还是坚定地站在夏温娄这边。只有卢老太爷和卢氏有些遗憾,这可是他们扬眉吐气的好机会。
尤其是卢氏,即便她深居简出,外面的风言风语多少也会传入她耳中,可她只能含泪忍下。儿子县试一下场就是案首,这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她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她儿子中案首了,所以,她还是想劝劝夏温娄,哪怕只是简单的宴请也好。
“温娄,办宴席的事用不着你操心,到时候你只需露个面就行。”
夏温娄承受着来自师父和师兄们的期望和压力,是真的无心应酬。
“娘,不用再劝了,你们若想办就办,但我不会去。还有,只是中了个县试案首就大张旗鼓的办宴席,您不觉得太张扬了吗?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我?他们会认为我个性张扬,如果有心之人传到主考那儿,就算以后我的文章做得再好,也拿不上好名次。”
事情未必会有这么严重,但夏温娄觉得有必要提前给卢氏提个醒。他现在几乎和外界之人没什么交集,若他低调些还好,高调的话,怕是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突然横空出世抢了风头,不招人嫉恨才怪。
胆小的卢氏,吓得脸都白了:“这,这么严重!娘不是有意的,娘没想害你,娘就是想大家高兴高兴。”
说着说着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得,这是吓过火了。女人是不是水做的夏温娄不清楚,但他知道他娘肯定是水做的。
他将帕子递给卢氏:“我知道您不会害我,但我希望我的事由我自己做主,无论对错,我会自己承担。而且我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主意,您若真为我好,就别总让我为难。”
卢氏哽咽着点头道:“娘知道了,以后不会了。”
即便不办宴席,夏温娄这里也会门庭若市。只要有名字,在小小的安县就不难打探出一个人的住处。许多人慕名而来,都想见见传闻中的县案首长什么样子。夏温娄早已交代过,让门房告诉那些人他去瑞安府找师父去了。
这些来上门的基本上都是县试中落榜的,考中的都在准备府试。所以这些人有的是时间,不死心的追问具体地址,门房一律推说不知。久而久之,也就没人上门了。只是苦了夏温娄自己也不能出门。
幸好时间也不长,一个多月后就迎来了府试。府试要到府城去考,安县隶属永宁府,所以他带着白果和秦京墨提前八九天到了永宁府。如果太迟怕找不到好客栈。睡的好才能有精神考试。
府试第一场考经义,从《论语》《孟子》等经典中出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文章来解读经义。
夏温娄这次要考的题目是:“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之要义于当下治世。”
他依旧沉稳的审题、思考,理清思路,打好腹稿,便提笔蘸墨,开始作答。
文章开篇便以沉稳大气的笔触写道:“今之世,欲求久治长安,必明君子务本之道。本者,根基也,于国为民生,于君为贤能,于臣为忠勤,于民为良善。”寥寥数语,便将“本”的关键要义与当下治国之要素紧密相连,立意高远且精准。
他行文如流水,引经据典却毫无堆砌之感。从《论语》中孔子的仁政理念,到《孟子》里的民本思想,再结合历代贤君治世之法,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着重于安民、抚民、教民,以证“本立道生”之理贯穿古今,乃是恒常不变的治世真谛。且于论述间,夏温娄不忘联系当下府城的实际情况,提及水利兴修关乎农事之本、学堂广设乃育人之本,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字里行间既有深厚的学识底蕴,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这一场他依旧早早就答完了题,检查确认无误后,安心坐着等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