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岚刀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日,阳光洒在巍峨的大明宫上,金色的琉璃瓦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唐王李世民召我和公主李婉茹上朝,参加文武百官的朝前例会。
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文武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一声高呼,早朝正式开始。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今日召集众爱卿前来,是想商讨一下边境之事。
如今吐蕃虽在风语部落一战中受挫,但他们实力仍不容小觑,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话音刚落,边境西部大元帅秦琼大步走出,他身姿挺拔,虽已历经岁月沧桑,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威严。
秦琼乃唐朝初期的着名将领,以勇猛和忠诚着称。
早年他投靠李渊,成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包括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等反王,立下赫赫战功。
在唐朝建立后被封为护国公,并担任天策上将军,是李世民麾下的重要将领。
“陛下,”秦琼声音洪亮,在朝堂上回荡,“吐蕃势力不断扩张,对我大唐边境威胁极大,臣以为,我们应加强对吐蕃的控制,方能保我大唐江山稳固。”
李世民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臣推荐驸马爷出任征西大将军,他在风语部落与吐蕃的战斗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定能担当此重任。
有驸马爷前去,定能加强对那些地区的控制,为统一大唐江山领域立下大功。”秦琼说完,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我心中一惊,没想到秦琼竟会推荐我,我抬眼看向李婉茹,她也正担忧地看着我。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元帅此言差矣,驸马爷虽有战功,但毕竟不是我大唐本土将领,贸然委以征西大将军之重任,恐难服众。”
秦琼一听,脸色一沉,反驳道:“此言何意?驸马爷在战场上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难道还比不上那些纸上谈兵之辈?”
那位大臣还想争辩,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众爱卿莫要争论,驸马爷的能力朕是知晓的,不过此事关乎重大,还是听听驸马爷自己的想法。”李世民看向我,目光中带着期许。
我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承蒙元帅错爱,只是征西一事责任重大,臣恐难以胜任。”
李世民笑了笑:“驸马爷不必过谦,你在风语部落的功绩足以证明你的能力,朕相信你定能不负众望。”
李婉茹这时也站出来,说道:“父皇,驸马爷刚经历大战,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女儿实在放心不下他前去征战。”
李世民看着李婉茹,眼中满是慈爱:“茹儿,朕理解你的担忧,但这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驸马爷身为我大唐驸马,理应为国效力。”
我心中明白,此事已难以推脱。
若能成功征西,不仅能为大唐开疆拓土,还能让自己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想到这里,我咬咬牙,说道:“陛下,既然如此,臣愿领命出征!但臣有一个请求,希望陈建军能作为我的副将一同前往。”
李世民点头应允:“准奏!陈建军在风语部落之战中表现出色,有他相助,朕也放心。”
退朝之后,李婉茹一脸担忧地看着我:“驸马爷,这征西之路凶险万分,你真的要去吗?”
我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公主殿下,我知道你担心我,但这是为了大唐,也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李婉茹靠在我怀里,轻声说:“你一定要小心,我会在长安等你回来。”
回到驸马府,我把出征的消息告诉了欧阳岚岚、薛莎莎和秦菲儿秦美人,她们听后,脸上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十三,这一去不知道要多久,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秦菲儿秦美人眼眶微红,拉着我的手说道。
薛莎莎也说道:“是啊,十三,那些吐蕃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你千万要小心,要是他们敢再使什么坏心眼,你就用岚岚姐研制的新武器狠狠地收拾他们!”
欧阳岚岚则说:“我会加快新武器的研制进度,争取在你出征前多准备一些,你放心,我研制的武器肯定能帮你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我看着她们,心中满是感动:“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等我凯旋,我们再一起过平静的日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陈建军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
我们挑选精锐士兵,筹备粮草,制定战略计划,欧阳岚岚也没日没夜地在工坊里忙碌,为我们研制新武器。
出征那天,长安城外,军旗飘扬,士兵们整齐排列,李世民亲自为我们送行。
“驸马爷,陈将军,此次出征,责任重大,朕期待你们凯旋而归。”李世民大声说道。
我和陈建军跪地领命:“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李婉茹走上前来,递给我一个香囊:“驸马爷,这个香囊你带着,它能保你平安。”
我接过香囊,紧紧握在手中:“公主殿下,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尘土飞扬,士兵们士气高昂。
陈建军骑着马,跟在我身边,笑着说:“老大,没想到我们又要并肩作战了,这次我们一定要让吐蕃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我也笑着说:“没错,这次我们不仅要打败吐蕃,还要让他们彻底臣服于大唐!”
经过数日的行军,我们终于抵达了大唐边境。
这里的环境十分恶劣,沙漠连绵,水源稀少。
我们在边境扎下营寨,开始与当地的守军会合,了解吐蕃的最新动向。
“将军,据探子回报,吐蕃最近在边境集结了大量兵力,似乎有再次进犯的打算。”一位校尉向我汇报。
我皱了皱眉头:“看来他们还不死心,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同时派更多的探子去打探吐蕃的具体部署。”
“是!”校尉领命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