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50章 街市动荡【1 / 1】

云间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日清晨,青谣睁开眼时,忽觉屋内光华流转,五彩斑斓的光晕将整个房间染上一层迷离的韵味。

她愣了片刻,低声道:“坤坤,是你回来了?”

光晕中,坤坤得意的声音传来:“对,主人,我回来啦!”

这次他带回不少海鲜,全都活蹦乱跳,鲜嫩欲滴。光是鱼就有七八种,其中不乏她钟爱的鲑鱼和石斑鱼,还有螃蟹、扇贝、大虾、鲍鱼等海味,光看就让人垂涎三尺,胃口大开。

青谣将这些海鲜全倒进灵溪,盼着它们能在里头繁衍生息。当然,她也明白,若这些海货无法适应淡水环境死去,也属正常,毕竟灵溪只是淡水溪流,而它们生于咸水大海。

“吱吱——”

小白盯着水里活泼的鱼虾,馋得小舌头舔了舔唇,口水差点滴下来。

青谣笑着点了点它的小鼻尖:“小馋鬼,这些鱼虾是留着繁殖的。等以后灵溪里鱼虾多了,你想吃多少都行,可现在不行。这可是坤坤费了大工夫从几百里外海里捞来的。”

京城离海四百多里,坤坤往返一趟,连抓带赶,整整忙了一夜!

小白“吱”了一声,两只尖耳耷拉下来,满脸失落。坤坤见它这模样,有些不忍,忙道:“主人,小白要是馋了,您就捞几只做给它吃吧。大不了我再跑一趟,不过一夜工夫,不算什么!”

小白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屁颠屁颠跑到坤坤腿边,拿小脑袋蹭了蹭他的裤腿。

坤坤被它哄得心软,扑通跳进灵溪,手脚麻利地捞了两只肥硕的螃蟹、几只竹节虾,外加一只龙虾,扔到岸边,示意青谣帮小白烹了。

螃蟹、龙虾、竹节虾,皆是鲜美至极的海味,无需繁琐调料,清蒸便足以勾人魂魄。

青谣将它们放进蒸笼,用大铁锅蒸熟。揭锅时,热气扑鼻,黄澄澄的蟹壳、红艳艳的虾身、白嫩嫩的肉质,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她剥开壳,取了白嫩的蟹肉虾肉给小白和坤坤。谁知坤坤是个素食者,碰都不碰肉,全便宜了小白。小家伙一顿猛吃,小肚撑得圆滚滚,躺在地上哼哼唧唧。

青谣自己也挑了点龙虾肉,蘸着酱油和葱末尝了尝,鲜味在舌尖绽开,远胜平日买来的货色!

这时,外头传来雪灵的声音:“王妃,您醒了吗?奴婢进来伺候吧?”

青谣只得放下龙虾,擦净手,闪身出了空间。

雪灵服侍她洗漱时,禀道:“王妃,入冬了,咱们买来的这些人是不是该添些棉衣棉裤?还有,家里存粮不多了,只够吃三五天,您看派谁去采买些回来?”

如今家里上下四五十口人,每人做两套棉衣棉裤,外加鞋袜,花费不小。何况这几十人每日饭食就要好几两银子,长此以往只出不进,用不了多久她就得靠当东西过活了。

青谣思索片刻,道:“你让张嬷嬷把每个人的尺寸量好记下,明早我亲自去京城采买。”

其实,她进城不只为买东西,若仅是采购,派顾野等人足矣。她想瞧瞧有没有赚钱的路子。养这么多人,若只靠卖首饰绸缎,早晚坐吃山空。何况她还有空间这张底牌呢!

次日一早,她早早梳洗妥当,带上雪灵、倾雪和两个二等丫头,由马三赶车,顾野、熊魁、柳暮、孟长风护送,直奔京城。

车行至骊山脚下,青谣特意探头看了看那条曾尸横遍野的山道。如今路面已清理干净,可路边枯草间凝固的血迹斑斑可见,地面坑洼不平,想来是当日地雷炸出的痕迹。山风吹过,空气中仍飘着一丝血腥味,两日未散,可见当日惨况何等惊心!

青谣收回目光,心头沉甸甸的。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果然不假。要成大事,果真得用鲜血铺路,何况那男人谋的是帝王霸业!

历朝历代皆如此,她所见不是头一遭,也不会是末一次。

纵使她难受,也无能为力。她决定抛开这些沉重思绪,靠着车壁闭目养神。

车轮咕噜前行,单调乏味,听得她昏昏欲睡时,终于进了城。

冬日初临,寒风凛冽,即便正午,天边仍是灰蒙蒙一片。街上远不如往日热闹,行人稀疏,低头匆匆而行。那些平日里吆喝不停的小贩仿佛约好般,全没了声响。

大街空荡冷清,往日的喧嚣不复存在!

马三赶着车,在一家布庄前停下,青谣戴好帽帷,扶着雪灵的手下了车。这家布庄是雪灵推荐的,价格公道,货真价实。

雪灵家还没败落时,常在这儿买布和针线。

进门一看,店里冷清,一个客人都没有。伙计抱着尺子靠在柜台上打盹,掌柜坐在旁边,低头拨弄算盘,算盘边还放了个冒热气的小茶壶。

见有人进来,掌柜忙推醒伙计,放下算盘迎过来,热情地说:“夫人,您要点啥?绸缎、皮子、丝线,咱们这儿啥都有……”

青谣扫了一眼铺子,东西确实齐全。柜台上摆着一匹匹布料,有光鲜的绸缎、软和的棉布、结实的土布,还有各种丝线、绣线、顶针和针线笸箩。

北边墙上挂着十几张硝好的皮子,五颜六色,能直接用来做领口袖边。东边墙上挂着十几件成衣,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有,绸缎的、棉布的、土布的,啥阶层的人都能挑到合适的。

柜台底下塞着几个大布袋,装的像是棉花蚕丝,鼓鼓囊囊,伙计走动时一碰就瘪下去一块。

她随便问了几种布的价格,果然挺合理,就决定在这儿买。她给家里下人每人订了两套棉衣棉裤,两套亵衣亵裤,外加两双棉鞋棉袜,够他们换洗穿。

掌柜见她买得多,笑得更开心,还送了她一匣十二色的绣线当添头。

付完银子后,青谣有点纳闷地说:“您这铺子在旺街上,东西全,价格也好,咋半天没个客人?”

掌柜四下瞧了瞧,见没人进来,低声说:“夫人怕不是京城人吧?没听说京城正抓‘逆苍天’的乱党?”

青谣一愣,问:“‘逆苍天’?”这名字听着挺新鲜,像个造反的团伙。

掌柜压着嗓子说:“就是一帮乱党,厉害得很。前两天皇上和太后从骊山回京,半道被这帮家伙埋伏暗算,也不知道用了啥怪东西,把不少皇亲国戚和大官都炸死了,连太后的皇长孙都没逃过。皇上气得下旨全国抓人,他们的暗器太邪乎,老百姓怕被牵连,都躲家里不敢出门了。”

青谣这才明白,怪不得街上这么冷清,原来大家都怕事。她心里一琢磨,那男人估计已经动手了,这“逆苍天”八成是他编出来的名头,借着抓人清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