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乌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郭实腊、阿尔弗等人领着一百二十名由西军政府挑选的孩子前来道别。
萧云骧依约雇了几艘大客船,为他们备足旅费,还有孩子们的学费与生活费。
他还托付郭实腊,路过南京时给太平天国的东王和翼王各捎去一封信。
朝天门码头边,萧云骧与西军的孩子们依依惜别。
这些孩子,虽参加西军每晚的识字班,经过数月突击学习,已能粗略看懂简单书籍,但终究只是粗通中文。这么早送他们出去,不知是福是祸。
可萧云骧有种紧迫感,按原本历史,没几年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届时西军政府对英态度,会影响英国是否接收这些留学生。
时不我待,况且世上本无万全之策,做错再改,好过什么都不做好。实在不行,就当花钱让孩子们公费旅游,增长见识。
“孩子们,请记住,你们是西军的孩子,更是中国的孩子。”萧云骧逐一与留学生拥抱,眼中满是期许。
“你们此番去西方学技术,学成定要回来。西军需要你们,中国更需要你们。”
“孩子们,莫恋他乡千两金,且思家乡一抔土。无论学得如何,都要回来。”
萧云骧与留学生一一拥抱作别,再三叮嘱,洒泪而别。
--------------
第三日,重庆城内号角声声。
一列列西军士兵从军营鱼贯而出,在军官的号令下,或南或北,或东或西,怀着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奔赴四方战场。
众多家属伫立路边,与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含泪告别。
叮嘱声、告别声、哭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上空。
战争,无疑是人类最野蛮、最血腥的行为,它扭曲人性,摧毁人伦。
但要打倒腐朽的满清政府,推翻贪婪的士绅地主阶层,就必须经历这场血与火的洗礼。
徐雨顺手持一把火铳,随着队伍向西行进。
他今年十八岁,出生在重庆城北面五十里一个名为茶溪坪的村庄。
爷爷在徐父年幼时,因不堪家中贫困,将仅有的一块水浇地卖给了村里的莫大财主,而后带着银钱,抛下家中的孤儿寡母,前往重庆城寻欢作乐,自此一去不返。
几十年过去了,音信全无,生死未知。
奶奶坚守未改嫁,靠给莫大财主种地维持生计,含辛茹苦地将父亲养大。后来父亲成家,生下徐雨顺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近年来,官府不断加税增赋,搜刮民脂民膏;土匪流寇也接连肆虐乡里。徐家的日子愈发艰难。
去年五六月份青黄不接之时,奶奶活活饿死。
今年刚过完年,传闻重庆城被一支从南方来的流贼军队攻破。
乡亲们还没弄清楚状况,县里就来了一伙人,自称是西军政府工作队。然而,村里的莫大财主却称他们就是攻破重庆城的流贼。
莫大财主年约五十,整个茶溪坪村三分之二的土地、山林、湖泊皆归他家所有。
他有四个儿子,都生得彪悍凶猛,且人脉广泛,据说与附近山寨的几股盗匪称兄道弟,还有个侄儿在重庆城衙门当差。
此外,莫大财主善于经营,粮食、山茶油、桐油、茶叶,哪种生意紧俏就做哪种,莫家因此财源广进,成为十里八乡首屈一指的富豪。
在茶溪坪村修建了高楼大院,雇了十来名家丁护院,威风凛凛。
今年,莫大财主听闻鸦片生意利润丰厚,正打算派人去南方学习种植方法,不料重庆城被攻破,在重庆衙门当差的侄儿也被这些“外乡人”杀害。
从此,莫大财主与这些“外乡人”结下了生死仇怨。
这些“外乡人”四处找人聊天,打听各村的人口、土地、山林、湖泊等情况,口音五花八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