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乌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人来到东王府旁,原是长沙城一户豪富人家的大门前,这里如今便是太平军的圣库。
大门敞开着,大门两旁各站着五名手持火枪、腰挎长刀的太平军战士。
见几人走来,战士们不禁转头看去。
萧云骧等人远远便下马,牵着马在原地等候。
林绍璋走上前去,与站岗的太平军战士交谈了几句,一名战士便匆忙向大门内跑去。
不一会儿,那名战士领回一个身形瘦小的男子。
林绍璋对那男子说了几句话,便带着他朝萧云骧等人走来。
“元帅,这位便是李寿成,广西藤县的李寿成。”
萧云骧定睛看去,果然见这男子身材清瘦,身高约一米六,年龄三十左右。
李寿成抬头望向萧云骧。
其表情既不傲慢,也不怯懦闪躲。
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身材高大健壮的萧云骧。
萧云骧微笑对李寿成说道:
“李兄,可让萧某好找啊。”
李寿成眼中惊愕之色一闪而过,向萧云骧下拜作揖。
“拜见元帅。”
他也并不询问萧云骧为何找他。
萧云骧作揖回礼,旋即伸手扶住李寿成,仔细打量起来。
(注:李寿成即李秀成。此时他仍叫李寿成,后来因战功受天王洪秀全召见,被赐名为李秀成。)
李秀成后世虽与陈玉成齐名,二人共同撑起了太平天国中后期的半壁江山。
但实际上两人差异颇大。
陈玉成年少成名,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屡次击败清军。
然而他恃才傲物,轻视同僚。
相较之下,李秀成更为隐忍审慎,也更为憋屈。
太平天国中后期,他多次向洪秀全进谏,提出诸多中肯建议。
比如建议洪秀全治国治军时减少宗教因素影响,适度重用读书人,关注民生。
又如在天京被湘军围困的危急关头,提出“让城别走”的策略。
劝谏洪秀全放弃天京,并附上详细作战方案。
但当时的洪秀全已沉迷于富贵安逸十余年,早已丧失进取之心。
李秀成的诸多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引发洪秀全的猜忌,无奈之下他只好请求洪秀全赐死自己以表忠心。
洪秀全虽只是斥责了李秀成几句,并未降罪。
但此后重用自己的兄弟,排挤异姓,李秀成不得不避居苏州。
天京沦陷,洪秀全身亡,李秀成也没有背叛洪秀全。
他舍弃自家老小,全力保护幼天王,直至兵败被俘。
至于被俘后投降,或许是为了哀求保全家人性命,也可能是理想破灭后的自暴自弃吧。
在那种极端情形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视死如归。
萧云骧从不强求自己看重的人都如同苏武、文天祥那般。
他所做的,只是尽力避免让看重的人陷入那般绝境。
------------------------
(注:看到太多小伙伴提到避讳的事,故将本来放在后面说明放到这里来。
太平天国初期,除“上帝爷火华”名讳必须严格避讳外,其他字尚可正常使用。
但定都南京后,避讳制度愈发严格,不仅要避讳天王、幼主、君王父的名讳,皇亲国戚、首义诸王的名字也需避讳,比清廷都严格。
例如,“洪”写作“红”,“秀”写作“绣”,“全”写作“泉”,“清”写作“青”;如陈玉成手下头号猛将“刘昌林”,为避讳北王“韦昌辉”,被迫改名为“刘玱琳”。
此外,还有各种宗教避讳,如“上帝”,“皇”等;
迷信避讳,如“坏”“伤”“残”“缺”等字在太平天国文书中也不准出现;
恶意避讳,如洪秀全不喜欢“离”等字,便禁止使用。
这些避讳规定繁杂无序,在此不一一赘述。事业尚未成功,却先摆足了排场与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