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92章【1 / 1】

木知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里,除了王氏带着孩子,其他人都在谢三郎这里。

“三叔,咱们以后该怎么办?天儿越来越冷了,衣物,被褥还有粮食都不够。”谢语宁问,语气万分惆怅。

她已经15岁了,在京都时,谢府门槛都要被媒人踏破了。

可自从家里出事儿,往常玩的较好的小姐妹,一夜之间也都不见了踪影。

谢语宁这才深刻体会到,可叹墙倒众人推。

虽然阿娘也劝自己,即使她们想出来,家里人也是不允许的。可谢语宁知道,若真的有心,不可能逮不着机会来探望。

说白了,当初那些好听的话,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

可笑,她还曾经以为自己闺蜜众多!

祖父跟祖母送给她的一些好东西,有不少都被她赠送出去,那些东西随便一样拿出去,都能卖几十两银子。

算了,全当是喂了狗!

还有,当初发誓非她不娶的少年郎,在家里出事之后,连个面儿都没露,就不是那个!

幸好她平日里也算谨慎,并没有私定终身,否则真是说不清楚了。

她宁可跟着家人翻山越岭,来这蛮荒之地过活,也不想在那个吃人的京城苟延残喘!

这一路上,谢语宁跟谢语初两人,早已经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时不时的还会帮大人做饭、洗衣服,双手也粗糙了不少。特别是在粮食上,她们已经学会了精打细算,一锅水要加几粒米,心里基本有数。

家里的粮食不多了,马上就要入冬,夜里也是寒气逼人,和衣而卧再盖上被子才勉强能够睡得着,这才十一月中旬,再过几天想必会更冷。

而谢府出事突然,首饰金银都没拿出来。姻亲们倒是送了银子跟衣物,但也经不起路上那些贪婪的官差索要。

若不是用这些打点,恐怕他们也不会安然到达这里。那时候,只想着只要能把这群牛鬼蛇神给打发了,不让他们找事儿,多少的银两也在所不惜。

可是如今安顿下来,发现手里没钱,真的是事事都难!

谢语宁知道,家里的唯一块碎银子,已经被三叔给了苏娘子做诊金。

当时,她也是有些心疼的,但也知道必须得给,这是谢家最后的体面。

除了谢老夫人,一家人唉声叹气,就连一向跳脱的情绪都有些腿上坐落无村是真的非常荒凉,不过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充满信心。

“别担心,语宁。赶明儿,我们去山上看看有没有野菜什么的,你三叔还会下套儿做陷阱,说不定还能逮到山鸡兔子呢!”

谢家姐妹点点头,不忍心拂了她的好意。

谢三郎道,“之前,我给你们的木牌都还带在身上吗?”

谢语初急忙点头,从领子里扯出一根绳子,上面有一小块木牌。木牌的样子古朴,上面雕刻着吉祥云纹。

“三叔,是这块儿吗?”谢语初道。

这块木牌是三叔给的,说是祖父留给她们的,据说在京都城外的感恩寺找大师开过光,小木牌重量不轻,但是因为意义重大,是祖父留给他们唯一的念想,所以每个人都妥善的保管着。

因为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被那些官差惦记,倒是平平安安跟着他们来到了这里。

谢三郎点头,将她的木牌拿过来,边从袖兜里掏出一柄薄薄的锉刀。

围着火盆找到了一个光亮的地方,用锉刀在木牌的几个点敲击了几下,只见木牌突然裂开分成两瓣……

“天呐,三叔是……”

谢三郎做了一个嘘的动作。

“现在,把你们几个身上的木牌都拿出来。母亲,二嫂,还有你们头上的木簪子。”谢三郎环视一圈儿。

秦氏激动的将头上的木簪拔下来,“给,三郎。大嫂头上还有一个木簪呢,是不是也……”

谢三郎点点头,秦氏激动不已,就要朝往王氏屋里去。

被谢老夫人一把拉住,“等等,不着急,这些已经够用了。”

谢老夫人也挺意外,早知道三儿子心思缜密,却也没想到他竟然还真能存下钱。

谢家两个儿郎,再加上两位小姐,身上各有四块木牌,便有四块金子。这金子的纯度高,是提前嗅到一点儿风声的谢三郎找人连夜赶制的。

他有位好友,精通机关术,这金块便被他镶嵌在木牌当中,没有章法休想打开。

“铁桦木耐寒喜光,质地坚韧,抗腐耐磨,就算是用刀砍也不能奈何。”

“哎呀,这么厉害?早知道就多做几个,将我的那些私房钱全都放在里边儿!”秦氏有些可惜。

抄家的时候,她的那些珠宝首饰、还有成箱的私房钱,都被那些官兵给弄走了,想想她都觉得肉疼…

他爹疼她,单是嫁妆银子就足足有十八台,更别提那些珠宝首饰,古玩字画了。现在都进了那皇帝小儿的内帑!

每每想到这个,她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若不是怕给谢家和娘家找麻烦,她非要破口大骂!就算如此,也是天天在心里问候人家祖宗八百回。

谢三郎笑笑,他也想呀,只是来不及了。

还是谢老夫人道,“这四块金子,已经差不多近百两银子了,足够咱们活下去了。”

谢三郎将木簪子还给秦氏跟谢老夫人,“母亲说的对,这些银子足够了。我这两天,想办法去外头买点粮食回来,顺便儿买点过冬物资。再去苏娘子家看看,能不能让她帮忙找人,给咱加固一下房顶。”

房子虽然看起来坚固,但由于多年不住人,房顶也必须要加固一下,以防冬天落雪,房倒屋塌可就麻烦了。

其他人纷纷纷点头,这些事情,大家伙其实也不是很懂,但觉得也理应如此。

这一夜,谢家人睡得都很踏实。

包括几位仆人,他们风餐露宿了两个月,终于来到目的地,不管将来的日子如何,总算不需要担心第二天还要赶多久的路,会不会被官差欺负,或者有没有饭吃了……

谢三郎想的更多一些,他夜观星象,北地最近不太平,气象也多变,囤积粮食跟过冬物资,是必须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