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5章:大杂院【2 / 2】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可别瞎琢磨了。

要不,你跟老顾学学装修,我去跟他说说,让他带你入行;要么,就去跟你姑丈学做菜,手艺学好了,走到哪儿都不愁没饭吃。”二大爷心里清楚,自己没那能耐给儿子找个采购员的工作,只能给他指条别的出路,希望他以后能有个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大儿子建军琢磨了一番,权衡利弊后说道:“那我还是跟着姑丈学做菜吧。”在他看来,当厨子不失为一个好出路,毕竟在这艰苦岁月,至少能保证自己不饿肚子。

……

另一边,梁宽背着那30斤毛芋,脚步匆匆地往自己住的大杂院赶去。

要说这四合院和大杂院,那可有着天壤之别。

从建筑形式上看,四合院的“四”指的是东、西、南、北四面,“合”就是把这四面的房子围在一起,形成一个规整的“口”字形。

而且,四合院最大的人文特点就是“一家一户”,大多独门独院。

大型四合院常由多个四合院拼接而成。比如王侯将相的府邸、名门贵胄的宅门,四合院鳞次栉比,从前院、后院,到东院、西院,还有正院、偏院、跨院等一应俱全,共同构建起一片气势恢宏的宅邸 。

有人说一个大的四合院能住上百号人,这可不是夸张。

而大杂院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档次要低得多。

据说,最早的大杂院出现在外城。

当时,社会底层的穷人在城根附近,用碎砖烂瓦搭建起一个个简陋的小房子,用来遮风挡雨。

这些小房子连在一起,慢慢就形成了最早的大杂院。

如今不少大杂院,其前身本是四合院。但岁月变迁,这些四合院日渐破败,院内随意增盖的住房越来越多,布局愈发凌乱无序,久而久之,就成了如今这般杂乱的模样。

所以,大杂院里常常是脏乱差的景象,和贫民窟没什么两样。

大杂院的住户来自五湖四海,职业各种各样,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识水平参差不齐,人品更是有好有坏。

再加上大杂院空间狭小,几乎没有什么私密性可言,邻里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在所难免。

不过,在这里住久了的人们,大多选择互相忍让和宽容,努力维持着这份难得的安宁。

梁宽走进大杂院,看着院里那些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人们,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但他不敢表现出来,甚至下意识地把装毛芋的袋子口又紧了紧。

一路上,有人跟他打招呼,他都强装镇定,正常回应,尽量不让自己显得异样,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回到家,梁宽顺手关上那扇由各种材料拼凑起来的门。

他家的门窗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老旧的花格窗,有的则是改装过的“洋式”窗子,显得格外杂乱。

家里,老娘、弟弟妹妹,凡是没去工作的都躺在床上。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减少活动就能减少体力消耗,也能节省粮食。

这一家几口,就挤在这不到十五平方米的狭小房间里,生活过得极为艰难。

弟弟妹妹听到大哥回来,一下子来了精神,纷纷从床上爬起来。

他们的手脚瘦得皮包骨头,如同蜘蛛腿一般。

梁宽看着心疼,赶紧从怀里拿出中午没吃完的鱼块,说道:“留一块给娘。”

他娘声音微弱地说道:“让孩子们吃吧,他们都饿坏了。”说着,也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梁宽连忙说道:“娘,今天中午东家给我们蒸了一条特别大的鱼干,还分了几十斤毛芋。

师傅知道咱家没粮了,特意给我分了30斤。

往后咱有吃的了,您吃一块吧。”

小姑娘懂事地赶紧把最大的一块鱼递给母亲:“娘,您吃。”

听到儿子带回来30斤毛芋,粱母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你们那东家真是个大好人,你干活可得尽心尽力。

还有,要听师傅的话,好好学手艺。”粱母再次叮嘱道。

其实,这样的话她已经说了无数遍,梁宽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他知道,这是母亲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娘,我知道了。”梁宽应道。

梁宽的弟弟妹妹小心翼翼地吃着鱼肉,这难得的美味让他们舍不得大口吞咽,生怕一下子就吃完了。

“娘,这鱼肉太好吃了。”小家伙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把塞在牙缝里的肉碎都挑出来,重新咀嚼一遍,似乎这样就能让美味停留得更久。

他心里暗暗想着,要是能像大哥一样去干活就好了,那样就有饭吃,不用再饿肚子。

粱母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她把自己手里的那块鱼肉分成两半,分别递给女儿和小儿子,笑着说:“吃吧,娘不喜欢吃鱼肉,觉得太腥了。”

梁宽看着母亲的举动,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起身去煮了三个拳头大小的毛芋,不敢多煮,生怕粮食不够吃。

看着锅里翻滚的毛芋,他隐隐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一些,往后要更加努力,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