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这些帮忙干活的人,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偶尔能解解馋。
老支书刚从河床那边回来。
如今,李家庄境内的河床已经开发了一半,种上了各种蔬菜。
对于剩下的部分,他打算按照李辰溪的建议,种上秋玉米。
老支书心里明白,只要秋玉米能丰收,就算村里耕地上的农作物收成不太好,未来一年内,李家庄也不用为饿肚子发愁了。
想到这里,老支书的心情格外舒畅,嘴里不自觉地哼起了小曲儿。
“支书,看您这心情,不错呀!”李辰溪走上前去,笑着递过去一根烟。
老支书一看是李辰溪,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说道:“哈哈,托你的福啊。”
“支书,我炸了些扣肉,想着给村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尝尝,您看能不能帮我分一下?”李辰溪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打火机,给老支书点上烟。
老支书听了,微微一愣,随即就明白了李辰溪的用意。
他心里想着,这可是好事啊!他早就猜到李辰溪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这年头,能让大家吃饱饭,带领村子发展,那就是有本事的人。
李家庄要是能抱紧李辰溪这条大腿,说不定以后日子能越过越好呢。
“行,没问题,这事儿就交给我吧,你放心。”老支书拍了拍胸脯,他知道该怎么把这件事办好,既能让老人们开心,又能把李辰溪的这份心意传递到位。
老支书亲自走访了村里所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家。
每到一户,他都耐心地通知老人,并详细说明情况。
在讲述的过程中,他还把李辰溪夸了一番,把李辰溪塑造成了一个心系村子、孝顺老人的好形象。
那些老人们听了,既高兴又感动,纷纷夸赞李辰溪。
他们当中,有些老人按辈分算,还是李辰溪的“兄弟”呢。
“十六弟真是出息啊!要不是他,咱这村子还不知道得咋样呢……”老人们感慨地说道。
“行了,过会儿你们可都记着去领扣肉啊。”老支书叮嘱完,又匆匆赶去下一家通知。
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两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老支书也细心地跟他们交代清楚了。
李辰溪回到家,突然想起了之前那份报纸。
他连忙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那张报纸。
“爷爷,您看,我上报纸啦!”李辰溪兴奋地拿着报纸,跑到爷爷面前说道。
老爷子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报纸。
老爷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简单的文字还是认识的。
他迫不及待地看着报纸上关于孙子的报道,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怎么看都看不够。
此刻,什么扣肉、村子里的事儿,全都被他抛到了脑后。
孙子上报纸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他感觉脸上特别有光。
要不是现在不兴封建迷信那一套了,他真想跑去祖坟前烧点纸钱,感谢祖宗保佑,让自家孙子这么有出息。
“好好好!”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他打算把这张报纸贴在墙上,这样每天都能看到,心里也高兴。
其实,他更想把报纸贴在村食堂的宣传墙上,让村里所有人都能看到孙子的风采。
奶奶虽然不识字,但听老头子读完报纸上的内容,也惊喜得不行。
她觉得,自家孙子这么有出息,就算以后去了下面,也能跟老李家的祖宗们有个好交代了。
当然,她心里还有个更大的盼头,那就是看着孙子娶妻生子,让老李家的香火更加旺盛。
至于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跑了就跑了吧,她现在满心都是孙子的好,早把儿子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
就在这时,老支书带着一群老人走了过来。
其中一位老人,一见到李辰溪,就要给他行大礼。
李辰溪吓得赶紧往后退,这可使不得呀,他怎么能受老人家这样的大礼呢,这不是折他的寿嘛。
而爷爷呢,却坦然地站在一旁。
他辈分高,受得起这份礼。
此刻,他还故意装作看得入神的样子,眼睛盯着报纸,好像没注意到有人来了。
老支书看到这一幕,无奈地开口:“小叔啊,您在看啥呢?”他心里也有点郁闷,自己都七十多岁了,还得管比自己小的人叫小叔。
“啊!你们来啦?志宏啊,你咋还跪着呀,快起来快起来。
”老爷子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然后,他又对老支书说:“没呢,这不是辰溪上报纸了嘛,有几个字我不认识,正想找你帮我瞅瞅。”
这话一出口,老支书和在场的老人们都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纷纷凑过来看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