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走上前对李辰溪和老支书说道:“李支书,辰溪同志,你们看啊,这种机器要是能在咱们这一片推广开来,那对夏收、秋收的帮助可就太大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脱粒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李辰溪一听,心里瞬间明白了陈华的意思。陈华这是想借着脱粒机的事,为自己的政绩添彩呢。
他想让李辰溪让出一台脱粒机,带回公社,然后由他上报上级部门,争取将这种脱粒机批量生产,推广到各个乡村。
李辰溪心中暗自思忖,陈华的想法倒也无可厚非,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在工作上做出点成绩,为自己的前途铺铺路呢?
而且,李辰溪心里清楚,钢铁厂的领导肯定也会将脱粒机的事上报上去。
不过,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本就不同,脱粒机既与工业生产(钢铁厂制造)有关,又对农业收割意义重大。
钢铁厂上报,会得到工业部的关注和奖励;公社上报,则能获得农业部的表彰,两者并不冲突。
想到这里,李辰溪大方地笑了笑,点了点头,指着其中一台脱粒机说道:“行呀,陈同志,这台脱粒机,你们就搬回公社去吧。”
陈华闻言,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仿佛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他连忙朝李辰溪抱拳致谢,语气中满是感激:“哎呀,辰溪同志,太感谢你了,你放心吧,公社有数,不得亏待你。”
以后你要是有啥事儿,尽管来公社找我,我一定全力帮忙。”
李辰溪笑着回应道:“好嘞,陈哥,以后少不了麻烦您。”
他要的就是陈华这句话。有了这句话,以后在公社里就多了一个能帮忙的人,往后村里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公社协调,也能方便许多。
陈华满心欢喜,连监督工作也顾不上了,赶忙招呼了两三名村民,一起动手将那台脱粒机往公社拉。临行前,他特意走到老支书身边,压低声音跟老支书低语了几句。
只见老支书原本就慈祥的脸上,笑意更浓了,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李辰溪瞧在眼里,虽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但心里猜想着肯定是好事。
“支书,啥事儿这么开心啊?跟大伙说说,也让我们乐呵乐呵呗。”
有个眼尖的村民好奇地问道,脸上带着期待的神情。
老支书故意卖了个关子,笑着骂道:“去去去,先把手里的活儿干好,等会儿再跟你们说。”说完,他拉着李辰溪走到一旁,小声嘀咕起来。
原来,陈华刚才悄悄告诉老支书,这次小麦收割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报数”。
这话听起来有些隐晦,但老支书和李辰溪都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其中的意思,就是可以稍微留点粮食不上报。
这对李家庄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到时候交公粮的时候不用交那么多,村里就能多留些口粮。
在这个粮食紧张的年代,手里有粮,心里才踏实,村民们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安稳些。
就算那台脱粒机不回来了,就冲着这一点,李家庄也不亏。
“这陈华以后可以多联系联系。”李辰溪听完,对老支书说道,眼神中透着几分认可。
“嗯,没错!”老支书用力地点了点头,深表赞同。
有了公社的人在背后支持,往后李家庄想搞点发展,做点什么事,也能方便许多。万一公社里有人想刁难李家庄,也能提前得到消息,早做应对。
再说丁主任回到钢铁厂后,一刻也没耽误,第一时间就找到胡厂长等领导,详细地汇报了在李家庄的考察情况。他着重强调了脱粒机那优异的性能,以及它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厂长,您是不知道,这脱粒机在农村那可太实用了。
农民们用传统方式收割小麦,又累又慢,这脱粒机一出现,能大大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夏收、秋收的进度也能加快不少。”
丁主任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脱粒机的工作过程,脸上满是兴奋的神情。
“好!我和书记先去跟上级领导汇报,具体该怎么推广、生产这种脱粒机,我们明早再开个会详细讨论,大家务必准时到场。”
胡厂长神色凝重,郑重其事地说道。眼下北方即将迎来大规模的抢收工作,时间紧迫,他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把这种能造福广大农民兄弟的利民利器打造出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汇报完工作后,丁主任也没在厂里多做停留,小心翼翼地提着那箱海产,直奔老丈人家而去。
他刚才在路上又检查了一遍,那两只大龙虾还活蹦乱跳的,精神得很。在京城这个内陆城市,这么新鲜的大龙虾可是稀罕玩意儿,拿出去送礼,绝对有面子。
他心里琢磨着,老丈人收到这份礼物后,大概率不会自己留着吃,以老丈人的交际圈子,说不定会拿去送给更重要的人物。
要是因此能让自己在仕途上再进一步,那可就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