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水村的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村民们挥汗如雨,而李家庄这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李家庄,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家业”可谓相当丰厚。河床边上,大片的蔬菜地绿意盎然,微风拂过,菜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鸡舍里,成群的鸡欢快地踱步、觅食,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啼叫。还有那一片茂密的蘑菇种植区,一朵朵蘑菇宛如撑开的小伞,隐藏在菌棒之间。
和其他村子一样,李家庄也面临着人员调配的问题。
村里各项事务繁多,需要人手的地方不少,尤其是还有一项浩大的工程——修建水库,这可关乎着村子未来的发展。
老支书一回到村子,敏锐地察觉到时机成熟,当机立断决定召集全村人开个大会。他深知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涉及村里诸多关键事务,得让家家户户都清楚了解。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要求每户至少派一名代表参加。大会地点选在村里的打麦场,这个平日里空旷热闹的地方,如今成了全村人聚集的焦点。家住得近的村民,纷纷从家里搬来凳子,稳稳当当地坐下;
住得远的,路途匆忙,来不及带凳子,便只能站在一旁,翘首以待会议开始。
李辰溪家,自然是他代表出席。李辰溪一路朝着打麦场走去,路上碰到不少相熟的村民,大家纷纷和他打招呼,眼神里满是亲切与信任。
“大家都安静安静,别吵吵啦!”大队长扯着嗓子,声音洪亮地喊道。他的声音在打麦场上空回荡,逐渐让嘈杂的人群安静下来。
老支书站在人群前方,目光扫过众人,一眼便看到了李辰溪,连忙抬手朝他招了招:“辰溪,来这边坐。”
周围的村民们见状,纷纷主动侧身,为李辰溪让出一条通道。
李辰溪微笑着点头致谢,大步走过去,在老支书身旁稳稳坐下。他心里清楚,这次大会主要是来倾听村里事务的,自己并无太多需要发表意见的地方,便打算安心做个旁听者。
老支书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乡亲们,先跟大家说个好消息。
今年咱们村交公粮,那可是相当顺利,成绩出色,被评为了一等粮!”
此话一出,那些今天没跟着去交公粮的村民瞬间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与自豪。要知道,能评上一等粮,谈何容易!这背后,是全村人辛勤劳作的成果。
在大伙的认知里,评上一等粮,公社后续大概率会给予表彰。虽说奖励可能不会特别丰厚,但这份集体荣誉,对于村子来说,意义非凡。在那个时代,集体荣誉感就像一面旗帜,凝聚着全村人的力量。有了这份荣誉,大家心里都暖烘烘的,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接着,老支书开始详细公布村里的粮食情况。交完公粮后,村里剩余的粮食数量,每家每户能够分配到的份额,他都一五一十地告知大家。
“今年小麦的收成,虽说称不上大丰收,但跟去年相比,还是有进步的。这还多亏了咱们村里新添置的压水井等设施,帮了大忙。”老支书感慨地说道。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要是村里没有其他产业支撑,仅凭这点粮食,想要撑到下一次收获季节,那可太难了,大家免不了又得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他们是李家庄,有李辰溪在,心里就有底。
只要村里的蔬菜、鸡、蘑菇等副业经营得好,就能有收入。有了钱,通过李辰溪的渠道,粮食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况且,他们在河床那边,还藏着一些储备粮食,这些可是村子的底气,无需上交国家。
村民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整个会场热闹非凡,大家对村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突然,“啪”的一声,老支书用力拍了下桌子,原本喧闹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老支书接着说道:“接下来,说第二件重要的事儿。公社给咱各村下了任务,要求派人参与修水渠的工作。咱们村得派出二十个人。这二十个人选,大家得好好合计合计,看看谁去比较合适。”
这无疑是今天大会的一个关键议题。去修水渠,没有报酬,唯一的好处是公社会负责伙食。
要是放在往年,大家可能都不太乐意去,毕竟这是实打实的苦力活。但今年情况特殊,很多村子收成欠佳,交完公粮后,村里剩下的粮食少得可怜。
在这种情形下,能去公社吃饭,对不少村子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甚至有些村子,为了能多派些人去,还跑到公社去争取名额,就盼着能减轻村里的粮食压力。
然而,李家庄的情况有所不同。如今李家庄粮食储备还算充足,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
“支书,我听说其他村都抢着多派人去呢。”人群中,一位村民忍不住大声说道。这修水渠的事儿,要是放在古代,就和服徭役差不多,很多人避之不及,可现在,形势变了,因为能解决吃饭问题,反倒成了香饽饽。
老支书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地回应道:“嗯,确实有这么回事。听说有的村子,为了增加名额,在公社软磨硬泡呢。其中缘由,大家心里都明白。”
这时,李辰溪动了动嘴唇,刚想开口说话,又犹豫了一下,把话咽了回去。
老支书眼尖,注意到了李辰溪的举动,连忙鼓励道:“辰溪,有啥想法,尽管说,都是自家人,别顾虑太多。”旁边的大队长也在一旁点头,附和着老支书的话。在李家庄,大家就是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应对各种困难。
李辰溪这才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咱们不妨考虑把李家庄的名额转让出去。我寻思着,肯定有其他村子乐意代替咱们出人。”
他心里盘算得很清楚,李家庄现在各项事务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劳动力本就紧张。
要是抽调二十个青壮年去修水渠,必然会对村里接下来的发展计划造成不小的影响。所以,转让名额,既能完成公社的任务,又能保留村里的劳动力,一举两得。
这话一出口,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现场的村民们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对啊!这么简单的办法,怎么之前没想到呢?其他村子不是争着抢着要派人去公社吃饭吗?他们李家庄把名额让出去,其他村子肯定求之不得。这样一来,大家各取所需,李家庄还能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村里的发展中,简直太妙了。
老支书和大队长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们瞬间领会了李辰溪的意图,这确实是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支书,我觉得这主意靠谱。”大队长率先表态,声音坚定有力。
“成,去跟别的村子聊聊看。但登记的时候,名字一定要用咱们村村民的,以防出什么岔子。”
“行吧,那就去和其他村子商量商量。不过在登记名字环节,必须填咱们村村民的,以备不时之需。”老支书思虑周全,不仅认可了这个提议,还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明天就去打听打听,看看哪个村子愿意接手咱们的名额。”大队长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承担起这个任务。
随后,老支书话锋一转,开始说起下一件事,是关于河床那边作物的采摘问题。之前采摘过的小油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又到了可以采摘的时候,豆角也成熟了,亟待采摘。
“采摘的活儿,就交给村里的妇女们。具体怎么分工安排,明天会详细公布。”老支书有条不紊地说道。
“辰溪啊……”老支书刚开口,李辰溪便心领神会,朝他点了点头,说道:“支书,您放心,我明天开车回来。采摘的量可以多一些,钢铁厂要不了太多,剩下的我拉去方便面厂。
现在方便面厂工人数量不断增加,伙食消耗大得很,咱们这点收成,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老支书微微颔首,心中满是欣慰。他把对李辰溪的感谢暂时压在心底,接着开始谈论村里其他的事情,诸如养鸡、种蘑菇等副业的后续发展规划。
最后,话题落到了修水库这件大事上。李辰溪通过自己的关系,为李家庄争取到了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这可是科研所那边以赠送的名义支援给村子的,意义非凡。此刻,那台发电机正静静地躺在村里的仓库里,仿佛在等待着开启李家庄新的篇章。
老支书和大队长等人早已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等水库修建完成,他们打算从河道凿一条水渠,将部分河水引流到水库,利用水力来发电。
为了这个工程,他们计划发动村里八成以上的壮年男子参与,希望能在年底之前顺利完工。虽说这不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库,但只要全村人齐心协力,完成目标并非难事。
“三天后,咱们正式动工修建水库!”老支书在大会上郑重宣布。
村民们听后,没有丝毫异议,纷纷表示愿意听从村里的安排。能用上电,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这个梦想近在咫尺,大家干劲十足,不少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为村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这样,这场全村大会在一片和谐、充满期待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整个过程紧凑有序,没有丝毫拖沓,为李家庄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