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加工厂筹备工作逐渐进入尾声,即将迎来员工进驻,街道办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辖区居民的安置问题上。尤其是那些生活艰难的待业青年,成了街道办重点关注的对象。
为此,街道办精心组织了一项全面且详尽的住户调查,期望通过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情况,优先为真正亟需帮助的家庭开辟就业渠道,送去生活的希望。
然而,现实的困境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横亘在街道办面前。
资金的短缺与物资的匮乏,让他们难以对所有困难户进行全方位的支援。在当前的条件下,为这些家庭优先安排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已然是街道办竭尽全力所能做到的极限。
在调查过程中,一幕幕令人揪心的场景映入工作人员的眼帘。
走进55号院的一户人家,眼前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全家五口人,竟没有一个拥有稳定的工作。
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家中一人四处打零工挣来的微薄报酬。仔细一算,平均到每人每月的生活费,竟然不足两元。
而彼时,最低生活标准已设定为每人每月五元,这仅仅是维持基本生存的底线。
可想而知,靠着这区区两元钱,他们的生活该是何等艰难。在这样的状况下,能否吃饱饭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能勉强免于饥饿,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更为棘手的是,粮食价格较之前大幅上涨,近乎翻了一番,这无疑让他们本就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
李主任深知事态严峻,将廖干事唤至自己的办公室。廖干事跟在后面,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他暗自琢磨,自己近期并未犯下什么过错呀,要说有什么事可能惹麻烦,也就杨大国那件事了。
但平心而论,那件事主要责任可不在自己。要是因为这事儿被李主任处罚,那可真是太冤枉了。
踏入办公室,李主任轻轻关上房门,神色凝重地开始布置任务:“小廖啊,现在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这是街道办刚整理出来的困难户名单。咱们目前能力有限,没办法全方位帮扶这些家庭。所以,我想让你去这些困难户所在的四合院,组织一次捐助活动。
要是效果好,既能帮到困难家庭,还能为街道办节省些资源;要是效果不理想,咱们再另想办法。”
廖干事一听,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连忙应道:“是,主任,我马上就去办。”
“等等!”李主任突然出声叫住他。廖干事转过身,满脸疑惑地看着李主任。
李主任一脸严肃,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记住,这次捐助活动必须秉持自愿原则,绝不能搞强迫捐助,更不能进行道德绑架。”
她心里清楚道德绑架的严重危害,其他街道的四合院就曾因这类事情闹得沸沸扬扬。那些四合院的管理人员,时不时诱导居民捐款,甚至有人仗着自己的地位,三番五次进行道德绑架,强迫居民掏腰包,还对不捐款的家庭孤立排挤。
最终,事态愈演愈烈,惊动了街道办,连区里领导都出面严厉批评。李主任可不想让这种事情在自己管辖的街道上重演。
“明白,主任您放心吧。”廖干事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转身离开办公室,着手准备此次捐助活动。他的第一站,便是55号院,也就是李辰溪隔壁的四合院,李大忠居住的地方。
来到55号院,廖干事找到院里的三位大爷,详细地阐述了此次捐助活动的目的和原则,着重强调了严禁道德绑架这一关键要点。他还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点子:
匿名捐助。具体做法是,为每户居民准备一个红纸包,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往里面放钱,也可以选择让红纸包空置,最后统一放进捐款箱。如此一来,没捐款的人也不会被曝光,既能避免遭受他人的指指点点,又从根本上杜绝了道德绑架的可能。
“廖干事,您就把心放肚子里,我们马上召集大家开会。”三位大爷听完,立刻行动起来,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参加全院大会。
李大忠作为四合院的一员,自然也接到了通知。对于捐款这件事,他心里并不太积极。
他来自农村,家境本就一般。虽说现在靠着十六叔的帮忙,生活有了些起色,但挣的钱还得拿出一部分还给十六叔。
而且,他的工作岗位是父亲牺牲的抚恤金换来的,可妹妹的工作还没有着落。这么一来,他手头并不宽裕。不过,作为四合院的一份子,他觉得自己还是得出份力。思量再三,他从兜里掏出1元钱,小心翼翼地塞进了红纸包。
其他居民在了解了捐助活动的具体安排后,也都悄悄往自己的红纸包里“塞钱”。
至于到底放没放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大家普遍觉得这种方式挺好,对于那些确实困难的家庭,就算不往里放钱,也不会觉得难堪。李大忠也对这种匿名捐助的方式颇为认可,觉得充满了人情味。
而被捐助的那户困难家庭,得知消息后,满心感激,不停地向大家表达谢意。不管红纸包里最终有没有钱,他们都对这份心意铭记在心。
就在大家忙着“捐款”的时候,院里的一位大爷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赶忙说道:
“廖干事还说了,咱们街道的代工厂正在招人,只要年龄符合,还没工作的,都能去报名。这次机会难得,被选上的可能性很大。”
这话一出,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
原来,这个院子里有好几位待业青年,男女都有,他们一直盼着能有份工作。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城里待业青年多如牛毛,哪怕是扫大街、掏大粪的工作,都竞争激烈,极难找到。
“大爷,那我们啥时候能去报名啊?”有人按捺不住,急切地问道。
此刻,大家对捐款的事儿更加没有怨言了。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捐个几块钱又算得了什么呢?毕竟,一个工作岗位所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这区区几块钱。
对于众人关切的问题,一位大爷给出答案:“明天就能去报名了。” 其实,他家也有个待业的儿子,所以对这事同样满怀期待。
关于街道施工队和代工厂的消息,早已在整个街道传开。
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有些人甚至因为代工厂建设进度慢,主动跑去帮忙,就希望它能早点完工,投入使用,好让自己早日有工作可干。
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捐助活动圆满结束。在众人目光聚焦下,院里的三位大爷走到捐款箱前,取出红纸包,逐一拆开 。 红纸包里的金额各不相同,有的只有几毛钱,有的则有几块钱。
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个红纸包里面竟然装了二十块钱,这是二大爷捐的。
当然,由于红包上没写名字,除了二大爷自己,没人知道这个“大方”的红包是谁捐的。
这次55号院的捐款活动,一共筹集到了一百多元善款。三位大爷光明正大地将这笔钱交到了那户困难家庭手中。
“谢谢,太谢谢大家了!”困难家庭的主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都带着颤抖。
“东子啊,你们最好去街道办也道个谢。”一位大爷善意地提醒道,毕竟这次捐助活动是街道办组织牵头的。
“好!我们肯定去,谢谢大爷提醒。”困难家庭的主人连连点头,千恩万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