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刻,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过四千万左右,而眼前这一亿四千万美金的专利授权费,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金山,横亘在众人眼前,其体量之大,简直超乎想象。如此巨额的款项,竟真的通过谈判顺利达成,这一成果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高领导站在原地,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他此时才深切领悟到李光之前所言非虚,汽车行业在未来必然是一个蕴藏着巨大财富的暴利行业。看来,等此次任务结束回到国内,他定要精心撰写一份详尽的报告,呈递给中枢部门。
希望国家能够高度重视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汽车产业,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
仅仅是一个安全气囊的专利授权,每年就能带来上亿美元的收入。高领导心想,若是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势必会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各界引起轩然大波,掀起一阵前所未有的震撼浪潮。
合作达成之后,李光热情地将克兰等汽车公司代表一一送走。
他满脸笑容,与众人握手道别,言语间尽显友好与谦逊。看着代表们乘车离去的背影,李光心中既有成功促成合作的喜悦,也有对未来更多合作可能性的憧憬。
高领导仍沉浸在巨大的惊喜之中,一时回不过神来。其实,又何止是高领导,跟随他一同前来参加商谈的团队成员们,此刻也都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他们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此次谈判是由李光主导。
若是换作他们自己,说不定对方随便给出个三两千万美金的报价,就会让他们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答应下来。甚至在签订合同之后,还会天真地以为自己为国家争取到了天大的利益,全然不知已经吃了大亏。
李光送走克兰等人后,转身走到高领导面前,微微欠身,略带歉意地说道:“高领导,刚刚在谈判过程中,我可能有些越俎代庖了,还请您多多包涵。”实际上,李光自己也未曾料到,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能带来如此惊人的经济效益。
他回顾自己多年来辛苦打拼,积累下几亿美金的身价,可与这次的谈判成果相比,竟仿佛自己这些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显得微不足道。人家仅凭这一项专利,轻轻松松就能赚取如此巨额的财富,而且几乎毫无风险。
不过,要是李辰溪在场,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在李辰溪眼中,安全气囊在后世的年产值高达百亿美元级别。相比之下,每年收取一两亿美元的专利费,实在算不上过分。
高领导连忙摆了摆手,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说道:“李老,您这是说的哪里话?这次谈判能够取得如此圆满的成功,全仰仗您的智慧和能力。要是换作我们来谈,当对方提出每辆车五十美元的价格时,我们恐怕早就欣喜若狂,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您可是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啊!”高领导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暗自感叹,李辰溪果真是国家的福星,随便发明的东西,就能为国家带来如此丰厚的收入。
在李光的热情挽留下,高领导一行人在当地又多逗留了两天。这两天里,他们进一步考察了当地的相关产业,与当地的一些企业和专家进行了交流,收获颇丰。
果然,当安全气囊专利授权谈判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瞬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一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惊动了大领导。大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特地深入了解了具体情况,对这一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与此同时,在李家庄,挖到暗河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一喜讯如春风般吹遍了周边的村落,引得无数村子羡慕不已。大家都深知,在靠天吃饭的农村,拥有充足的水源对于庄稼的种植和生长是何等的重要。有了水,就意味着有了丰收的希望,有了生活的保障。
这天,老支书一脸焦急地找到李辰溪。他眉头紧锁,神情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说道:“辰溪啊,你看能不能帮村里采购一些红薯和棒子面?”经历过饥荒的磨难,村里人心有余悸,深知粮食的重要性。
如今村里手头有了些积蓄,大家都想着把钱换成粮食,这样心里才踏实,不用担心再次挨饿。而且,村里正计划发展养殖业,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饲料,这养殖业也难以起步。
李辰溪听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明白,采购粮食可不是一件小事,得慎重考虑。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看着老支书,问道:“老支书,您打算采购多少红薯和棒子面呢?”如果数量不多,以他的能力和渠道,或许还能轻松搞定;但要是数量太大,就需要仔细谋划一番了。
老支书微微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一样采购五千斤,你看行吗?”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辰溪。修建水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为了以防万一,村里急需储备更多的粮食。
李辰溪再次陷入了思考。一万斤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在当前的环境下,采购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想到村里的实际困难,他还是咬了咬牙,说道:“好,我过两天给村里送过来。”他心里清楚,自己既然有能力帮村里解决问题,就不能退缩。
老支书听到李辰溪肯定的答复后,脸上的忧虑顿时消散了许多,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一万斤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在如今物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李辰溪能答应下来,实在是帮了村里的大忙。
李辰溪这时突然灵机一动,向老支书提议道:“老支书,我觉得村里应该设立一个保障基金。”
“保障基金?这是个啥东西?”老支书一脸疑惑地看着李辰溪,眼中充满了不解。
李辰溪耐心地解释道:“您还记得上次进山打猎时遇到的那个人吗?要不是我们及时赶到,他恐怕就性命不保了。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那他的家庭就会陷入绝境,甚至可能家破人亡。”李辰溪所说的这个保障基金的概念,其实和后世的保险有些类似。
老支书听着李辰溪的解释,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说得没错!辰溪,你再详细给我说说。”在农村,很多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就是男人,一旦男人出了意外,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村里能解决这个后顾之忧,大家干活时肯定会更加安心,也更有干劲。
李辰溪接着说道:“村里要是设立了这个保障基金,只要是村民在为村里做有益的事情时,不幸受伤或者牺牲,村里都能保障他家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样一来,大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无论是参与村里的劳动,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会更加尽心尽力。”
“好,辰溪,你这个提议太棒了!”老支书兴奋地拍了拍李辰溪的肩膀。他心里明白,这个保障基金只需保证村民最基础的生活需求,并非是完全养活他们。村民们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依然要参加村里的劳动。
只有在他们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村里才会给予支援。这样既不会让村民产生依赖心理,又能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村里的人都是受益者,大家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不过,老支书心里也清楚,这么大的事情,他一个人可做不了主。
毕竟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可不能搞一言堂那一套。即便他在村里有一定的威望,能够为村子做一些决策,但遇到这种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大事,还是得召集大家一起商量,走一下民主程序。
等到中午吃完饭,老支书便开始召集村里每家每户都派一个人来参加会议。村民们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一直以来都十分信任老支书,所以都听从他的安排,纷纷派出代表来到了指定地点。
老支书看到人都到齐了,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商量。”村民们一听,都来了精神,纷纷交头接耳,猜测着到底是什么事情。
在大家的印象中,村里一般的事情都是老支书负责操办,除非是特别重大的事情,否则不会把大家都叫过来。
“老支书,到底是啥事儿啊?这么着急把我们叫来。”李旭财忍不住站起身来,大声问道。
老支书看了看大家,认真地回答道:“辰溪刚刚给我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就是在村里设立一个保障基金。”接着,他详细地向大家讲解了保障基金的用途,“只要是村民为了村里的利益受伤或者牺牲,村里都会保障他家里人的最低生活需求。”
村民们听了老支书的话,顿时议论纷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
“这个提议好啊!上次看到那个大叔被野猪袭击,差点就丢了性命,真是太危险了。要是有了这个保障基金,他的家人也就有了依靠。”李大山第一个站起来表态,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点了点头。
“没错,这个提议太对了!以后大家干活也更有底气了。”李大辉也连忙附和道。
不出所料,在场的村民们都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只要头脑清醒的人,都能明白这个保障基金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好处。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万一哪天遭遇不测,导致残疾或者失去生命,村里还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无疑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好,那我们就举手表决吧!同意设立保障基金的,请举手。”老支书大声喊道。虽然大家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了,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这是民主决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