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民们瞬间被点燃了热情,一个个摩拳擦掌,干劲儿十足,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分成了两队。
负责砍树的那队村民,眼睛紧紧盯着林中那些笔直粗壮的树木,就像饥饿的猛兽盯上了猎物。
他们高高举起斧头,用力挥动,斧头与树干碰撞,发出“砰砰”的沉闷声响,在山林间回荡。
每一次挥动斧头,都带着对未来大棚的期待,仿佛在为村子的发展开辟道路。
另一队村民则围绕着砍倒的树木忙碌起来。
他们齐心协力,喊着整齐有力的号子,那号子声如同战鼓,激励着大家的干劲。
“一二,一二……”伴随着号子,众人将一根根沉重的树木抬上驴车。
驴车就像一个忠实的伙伴,稳稳地承载着这些希望的木材。
有了驴车这得力的运输工具,整个砍树运输的流程变得顺畅无比,效率大大提升,砍树工程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李志明带领的那一组工作,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
可很快,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要精准测量大棚的位置,手头却没有足够长的量尺,这可如何是好?李志明不愧是心思敏捷之人,他眼珠一转,立刻想出了替代的办法——用麻绳来充当量尺。
他找来一根长长的麻绳,然后一丝不苟地在上面每隔六十公分的地方,用颜料或是小刀做出明显的标记。
每一个标记,都像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印记,确保着测量过程不会出现丝毫偏差。
李辰溪站在一旁,目睹李志明认真忙碌的身影,不禁心生赞赏。
他转过头,对老支书说道:“老支书,您可真是慧眼识珠啊!志明哥做事这般认真负责,一点都不马虎,以后肯定能挑起村里的大梁。”老支书听了,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
他连忙摆摆手,谦逊地回应:“可别当着他的面夸,这孩子年轻,容易骄傲。
我就怕他一骄傲,做事就不踏实,把好好的事儿给办砸了。”老支书深知,在培养年轻人的道路上,既要给予肯定,又不能让他们过度自满,把握好这个度至关重要。
李志明安排了一位身强力壮的村民,在麻绳的一端用力拉住,自己则紧紧拽着另一端,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预定的方向走去。
这个大棚规划长度为三十五米,为了将测量误差降到最低,李志明事事亲力亲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全神贯注。
换做那些偷懒耍滑的人,可能会觉得测量差不多就行,何必那么较真,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工程,只要在规定范围内,将就着也就过去了。
但李志明骨子里就透着一股认真劲儿,他坚信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最终的成果才能完美。
他一趟又一趟地来回奔走,额头上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
可他浑然不觉疲惫,反而越干越有劲头,仿佛那一排排精准的测量标记,就是他努力的勋章。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李志明成功地将测量误差控制在了最小范围内。
紧接着,他便开始组织村民们挖坑。
他扯着嗓子,声音洪亮地喊道:“大伙听好啦!每隔六十公分,挖一个五十公分深的洞,都听明白没?”村民们纷纷点头,觉得这活儿虽说需要些体力,但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只要按照要求做,没什么难度。
众人纷纷拿起锄头,一时间,锄头入土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为了防止村民们挖错位置,李志明率先行动,每隔六十公分,亲自挖一个小坑作为标记。
他弯着腰,专注地挖掘着,每一个小坑都挖得规整而标准。
然后,他指挥着其他村民,按照这些小坑的位置继续深挖。
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的工作进展顺利,一个个深洞逐渐成型。
一个多小时悄然过去,李志明终于完成了三十五米长的大棚位置标注工作。
他直起腰,看着那一排整齐排列的小坑,心中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这些小坑就像一串密码,即将开启李家庄发展的新篇章。
随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挖坑的队伍中,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人一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时间就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逝而过。
而且在这寒冷的冬日,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让人忘却了寒冷,身体里涌动着一股热乎乎的力量,仿佛在与严寒对抗。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到了中午时分。
老支书站在一旁,扯着嗓子大声喊道:“都中午啦,大伙先去大饭堂吃饭,剩下的活儿下午再接着干!”原本就饥肠辘辘的村民们,听到老支书这一嗓子,肚子里的馋虫瞬间被勾了起来,再也按捺不住。
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朝着大饭堂的方向涌去,那急切的样子,仿佛大饭堂里藏着世间最美味的佳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