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算学不到技术,也不亏,起码能给村里省下不少粮食。
现在这粮食,金贵得很,能省一点是一点。
于是,王村长连忙问道:“好,老支书,那你们村具体需要多少人呢?”上水村虽说人口不算多,但抽出一部分人去李家庄干活,还是能做到的,而且也不会影响村里的农活,所以王村长问这话的时候,底气还是挺足的。
老支书也没跟他绕圈子,直接说道:“五十个人吧!”他心里琢磨着,五十人应该能满足目前加工坊的需求了。
要是后续不够,到时候再招也来得及。
随着李家庄的规模越来越大,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需要的人手肯定会越来越多。
王村长一听,只要五十人,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他原本还担心李家庄狮子大开口,要一两百号人呢。
要是那样,村里可抽调不出这么多人,除非把所有劳动力都派过来,可要是那样,地里的农活就全荒废了。
王村长接着问道:“好,老支书,那啥时候要人呢?”老支书回答道:“明天就要。”加工坊从今天开始正式运作,一旦启动,基本上就不能停。
而且,昨天晚上村里就已经确定好了人手安排。
按照规定,村里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人,才有资格进入饲料加工坊工作。
在饲料加工坊工作,没有现金工资,而是以工分的形式来结算报酬。
但这里的工分上限比较高,一个小时能挣两工分。
一天工作八个小时,算下来一天就能有十六工分。
要是碰上赶进度,需要加班,工分还能往上加。
一开始,这个方案在村里引起了不少争议。
很多人都觉得不公平,不是每家都有符合年龄条件的人,这就意味着有些家庭每天挣的工分,比别人少了一大截。
到年底分钱的时候,自然就分不到多少。
要知道,现在一个成年男人在外面干一天活,也就挣十工分。
加工坊的工人干一天,都快赶上别人两天挣的工分了。
这差距,实在是有点大。
最后,老支书为了平息争议,出台了一些补充办法。
对于那些没有合适年龄的人进入加工坊工作的家庭,只要成年男人满工的情况下,一天额外加六工分。
这样一来,这些家庭和加工坊工人挣的工分,就差不多了。
老支书还挨家挨户地去劝说,苦口婆心地跟村民们讲,这饲料加工坊可是村里最重要的资产,要是经营得好,赚了钱,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大家都能多分点。
经过老支书一番耐心的劝说,村民们这才慢慢被说服,同意了这个安排。
另外,女人要是符合年龄条件,也能进加工坊工作。
只不过,她们挣的工分没那么多,干满一天大概能挣十工分,也就相当于以前一个成年男人一天的工分。
这个提议,是李辰溪提出来的。
在他看来,现在可不是古代那种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下,啥事都做不了主。
如今讲究的是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
而且,这个举动还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李家庄女人的地位。
以前,总有人说女孩子是赔钱货,早早地就把女儿嫁出去,换点彩礼钱。
可现在不一样了,不少重男轻女的家庭,态度都发生了转变。
他们生怕女儿早早嫁出去,错过在加工坊工作赚钱的机会。
都想着让女儿多赚几年钱,补贴家里。
这么一来,女孩子在家里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虽说和男孩子相比,可能还是有点差距,但起码不像以前那样,悬殊得让人咋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