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21章:水车【1 / 2】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村长深知春耕的日子迫在眉睫,耽误不得。

他心急如焚,扯着黄建国就往黄家村赶。

好在李家庄那顿热乎饭给他们续上了力气,否则这一路的奔波,还真不知道怎么咬牙撑下来。

走在路上,黄建国满脑子还是大饭堂里那些喷香的二合面馒头和白菜汤,咂咂嘴,忍不住念叨起来:“村长,你说啥时候咱黄家村也能像李家庄那样,顿顿吃得饱饱的,不用再为粮食发愁?

我都快忘了上回吃饱饭是啥时候了,家里粮食金贵得很,每顿饭都清汤寡水,肚子根本填不饱,能敞开肚皮吃顿饱饭,简直就是做梦。”

黄村长虽说也为村里的艰难处境愁得不行,但还是打起精神,给黄建国鼓劲:“建国呐,别灰心丧气。

这苦日子总会过去的,熬过这一季,等秋天丰收了,咱的日子指定能好起来。”

黄建国听村长这么一说,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浑身来劲,扯着嗓子喊:“村长,那还磨蹭啥,赶紧走啊!”

黄村长听他这话,感觉这小子语气不太对,像是在嫌弃自己走得慢。

不过这会儿也顾不上计较这些,当务之急是赶紧回村。

两人一路小跑,脚下生风,平时得走三个小时的路,这次硬是两个多小时就赶到了。

等他们回到黄家村,夜幕已经像一块大黑布,把村子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

尽管天色已晚,黄村长累得腿都快打哆嗦了,可他一刻都没歇着,赶忙让村里的广播员扯着嗓子吆喝,召集村民开会。

村民们一听村长要开大会,心里都明镜似的,肯定和种子的事儿有关,一个个火急火燎地就往村头的打谷场赶。

大家心里都揣着个疑问,村长这一趟出去,到底买到种子了没?

黄村长站在打谷场的土台上,满脸笑容,声音洪亮得像敲锣:“乡亲们呐,告诉大伙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和建国把种子买着了!明儿一大早,咱就去把种子拉回来。”

村民们一听这话,顿时像炸开了锅,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黄大爷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扯着嗓子喊:“老天爷有眼呐!咱黄家村有救了!”

“明天能把种子拉回来就好,春耕还来得及,不算晚。”

“就是,这下咱村可有盼头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喜悦之中。

可黄村长心里明白,虽说种子的事儿解决了,可村里的粮食储备撑不到下次收成,这大难题还横在眼前呢。

不过眼下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要不是天黑了,路上不安全,黄村长恨不得这会儿就套上驴车,去李家庄把种子拉回来。

在这年月,天一黑,外头到处都是危险,除非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不然谁都不敢在夜里出门。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黄村长就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后生,赶着驴车出发去李家庄了。

他一路上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种子对村子来说太重要了,要是半道上出点啥岔子,被人把种子抢了去,那可就全完了。

他们赶到李家庄的时候,李辰溪早就按照约定,把八百斤种子整整齐齐地放在了村口的打谷场上。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黄村长他们顺利拿到种子后,心里那叫一个美,赶着驴车,哼着小曲儿就回村了。

这段时间,李辰溪在村里转来转去,发现一个事儿让他心里挺不是滋味。

每天天还没亮透,村里的男女老少就得挑起扁担,去村外老远的河里挑水。

扁担压在肩膀上,又沉又硌得慌,两只水桶晃来晃去,一路上洒掉不少水。

而且来回一趟就得十几分钟,费了好大劲挑回来的两桶水,往地里一浇,也就湿了巴掌大的一块地。

李辰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琢磨着要是能弄个自动运水的家伙事儿,既能让村民们省点力气,又能多运些水到地里,那该多好。

突然,他脑袋里灵光一闪,想起在历史书上见过的水车。

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灌溉工具,要是能照着这个,改良改良,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这念头一冒出来,李辰溪就坐不住了,觉得得赶紧动手,把想法变成现实。

李辰溪麻溜地找到老支书,一股脑儿把想法倒了出来:“老支书,我琢磨着做个水车,用来自动运水。

您看村民们挑水多辛苦,有了水车,就不用一趟趟跑那么远,还能把更多的水引到地里,您觉得咋样?”

老支书一听,眼睛瞪得溜圆,兴奋地一拍大腿:“辰溪,你这主意太妙了!要是真能做成,那可给村里解决大问题了,绝对是大功一件啊!”

得到老支书的支持,李辰溪浑身充满了干劲,马上找了两个村里的年轻小伙来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