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下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倓说道:“儿心里明白。”
李亨还想说什么但是又忍住了说道:“你最近搬回吧,成亲了总不能让新妇跟着你住在景龙观。”
李倓可以说一万个不愿意,要是搬回百孙院那就真成了监狱,自己必须想个办法逃出去才行。
李倓说道:“儿遵命!”
李亨看李倓的态度很好也不想再责怪他什么,于是说道:“好了!你回去吧!”
李倓拱手说道:“儿告退!”
李亨没有再说话而是“嗯”了一声,李倓躬身退到门口转身准备离开。
刚准备出门李倓突然想了一件事,于是转过身说道:“阿耶!安禄山是一个外臣掀不起什么风浪,儿最担心的是李林甫。”
李亨听了李倓的话疑惑道:“李林甫?就因为安禄山吗?”
李倓说道:“本来这事都已经过去了,但是李适之等人趁此对安禄山发难就不一样了,李林甫心胸狭窄,说不定他会报复然后牵扯到你。”
李亨皱了皱眉头说道:“应该不至于吧?”
李倓说道:“防患于未然。”
李亨说道:“好吧!我知道了!”
李倓躬身说道:“儿告退!”
李倓说完退了出去。
李倓刚出了东宫宫门就看到一大堆宦官宫女簇拥着一对伉俪过来。李倓眯着眼睛看了看来人正是自己的兄长广平郡王李俶(chu),李俶就是后来的唐代宗李豫。
关于李俶把名字从李俶改为李豫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在唐朝皇帝在登基后通常会改一个带有生僻字的名字,以避免与先帝或重要人物的名字冲突。第二种说法是李俶出生时出现了“豫州献嘉禾”的祥瑞之象,因此李俶登基的时候把名字改为李豫。
至于唐朝皇子不停的改名字真正的原因已经无从考证了。改名字最多的人就是唐肃宗李亨,李亨从出生开始他每升一次官就改一次名字,一生改了五次名字分别是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绍、李亨,这改名字频繁程度跟闹着玩的一样。
李俶旁边是一个美貌少妇,少妇长的圆润珠圆、体态丰腴,身穿大红高腰襦裙,外罩明黄色薄纱,很传统的唐朝贵妇打扮,贵妇身后一个嬷嬷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贵妇正是历史上很具有传奇色彩的睿真皇后沈氏,沈氏的名字正史中没有记载,但是民间流传沈氏名字为沈珍珠,以前有一部关于沈氏的电视剧名字就叫《珍珠传奇》,小娃娃就是后来的唐德宗李适(kuo)。
沈氏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沈氏向长孙皇后、马皇后那样母仪天下,沈氏出名是因为她的经历成为了一个谜。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变,安庆绪、崔乾佑在潼关击败哥舒翰。李俶跟随李隆基逃亡蜀中的时候将自己的妻妾子女都带上了,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唯独没有带沈氏,而是把沈氏一个人扔在了长安导致沈氏被安禄山的叛军所俘虏。公元756年李俶收复洛阳于洛阳掖庭宫中见到沈氏,但是李俶却没有把沈氏送回长安,而是将沈氏安排在洛阳,然而过了没多久洛阳再次陷落,沈氏从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就因为李俶对沈氏的不同寻常表现就产生了很多猜测,其中一种猜测是沈氏出轨了,所以李俶就狠心将沈氏留在了长安,还有一种说法是李俶宠爱独孤氏而冷落了沈氏,时间长了二人就产生了矛盾,以上所有都是后人没有证据的猜测。
其实在唐朝这种男女有私情的事可以说太正常了,男女没有私情才叫不正常,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如果没有一两个情人,真的就不好意思称自己唐朝人。唐朝男人谁人背后不绿人,谁人背后不被绿。唐朝皇帝都是个个头上一片大草原,更别说普通人了。另外在唐朝正妻的地位相当的高,男人想纳妾没正妻点头根本不可能,王公大臣“妻管严”的数不胜数,甚至皇帝都是“妻管严”。不像后来女人彻底沦为男人的衣服。
李倓看到李俶的同时李俶也看到了李倓于是往前多走了两步。李俶年长李倓两岁,李倓出事之前二人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后来李倓被寄养在景龙观以后二人交往才少了,不过李俶还是每个月都会去景龙观看李倓。
李倓对着疾步而来的李俶说道:“兄长!”
李俶没有说话而是将李倓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小声问道:“倓弟!至尊和阿耶那里没有为难你吧?”
李倓微微一笑小声说道:“没有!”
李俶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似乎有些怨言说道:“倓弟你瞒的我们好苦啊。”
李倓说道:“主要是怕你们担心。”
李俶微微笑了笑说道:“好吧!下不为例,我们是一家人有事一定要说一下。”
李倓说道:“弟知道了!以后不会了。”
李俶顿了顿说道:“你和杨悦的事现在人尽皆知,你总得有个说法吧。”
李倓说道:“今日阿耶说了过几天去提亲。”
李俶说道:“那就好!我就不说教了免得你听着不乐意,只是以后成家了,就应该收收心,不能再出去走马遛狗了。”
李俶嘴里说不说教但是句句不离说教,李倓知道这都是长者的习惯所以没有去反驳,李倓笑了笑说道:“兄长说的是弟知道了。”
沈氏在一旁似乎是听出了李俶说的不妥,连忙接过话说道:“你王兄天天就喜欢絮絮叨叨,叔叔别和他一般见识。”
李俶一听不太乐意了说道:“我怎么絮叨了,我不也是为了倓弟好吗?再说我也没像阿耶一样天天絮絮叨叨的,男人说话你一个妇人插什么嘴?”
沈氏有点恼怒说道:“我是妇人!我见识浅!看你貌似忠厚老实不过是脑袋缺根筋。”沈氏说完扭头就走。
李俶一看沈氏让自己没面子气的也不轻,也不再管李倓直接就追了上去,边追边吼:“沈珍珠你给我说明白了我怎么脑袋缺根筋。”
沈珍珠也不搭理他急步进了太子府。李倓看二人状态叹了一口气,清官难断家务事感情的事谁都插不上手,想帮忙只会越帮越忙,看情形二人主要是性格不合,矛盾已经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