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飞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文平敏锐地察觉到,陈东望向自己的眼神意味深长,一时捉摸不透其中深意。当下也无暇细想,他微微欠身,态度谦逊地回应道:“陈书记过奖了,这方案是团队齐心协力的成果。不过规划处的杨明同志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前期深入实地调研,到方案细节的反复雕琢,他都全力以赴,贡献了不少独到的见解。”
听闻陈文平提及杨明,邹峰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里暗自恼怒,觉得陈文平故意让自己下不来台。而此时的吴敏娟,低着头站在一旁,满脸通红,为自己在汇报中的糟糕表现羞愧难当。
陈东微微点头,目光转向邹峰,神色平静却带着几分审视,缓缓说道:“邹局长,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协作,可更需要合理用人。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一个好项目,项目策划者至关重要,是整个项目的灵魂。既然杨明同志在方案策划中展现出这般能力,为什么不让他参与今天的汇报讲解呢?”
邹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结结巴巴地解释:“陈书记,这……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文化古街的方案虽是杨明撰写,但他从一开始就没参与进来。之前局里出了些状况,项目方案被人冒领,杨明又和当时的崔局长有矛盾,所以没把他安排进组。后来项目优化,他也没参与,我担心他汇报讲解时说不清楚。而且杨明同志刚回到工作岗位没几天,需要时间调整状态,所以才安排小吴同志替代,毕竟小吴同志对后续工作安排和对接都很清楚。”
一旁的钱勇实在听不下去,满脸不可思议地说道:“你的意思是,到现在都没安排杨明同志进组?荒唐!”
邹峰吓了一跳,急忙摆手:“不不不,我是打算等杨明同志调整好工作状态就安排的。”
钱勇冷哼一声,没有再理会他。他心里明白,新来的陈书记十分欣赏文化古街的规划方案,看得出来对这个项目格外重视。这也正常,陈书记刚来金湖县,正需要政绩来稳固地位,文化古街项目恰好是个契机。可他不太理解陈书记为何对方案策划者杨明如此上心,甚至提到“灵魂”的高度,在他看来,方案出来后照做就行,这说法多少有些牵强。不过,他也看出来邹峰有意打压杨明,而陈书记也是有意让邹峰难堪,或许陈书记就看不上邹峰这种人?
既然陈书记有意让邹峰难堪,钱勇自然不会唱反调。
见邹峰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陈文平嘴角不易察觉地上扬,知道时机已到,补刀道:“唉?邹局长,昨天会上你不是说项目组名额满了,让杨明进组会打乱工作部署,还得跟钱县长沟通吗?”
这话一出口,陈东和钱勇的目光如利刃般射向邹峰。邹峰脸涨得通红,心里把陈文平骂了个狗血淋头。
钱勇冷冷道:“邹局长,你不解释一下?”
邹峰脸色难看,支支吾吾道:“钱县长,主要是杨明同志最近事儿太多,又是打人又是双规审查的,我……”
“一派胡言!”钱勇厉声呵斥,“杨明同志的问题市纪委早就查清楚了,打人也是事出有因,纪委都撤销了他的处分,你就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缘由,故意打压排挤他,阻碍项目的顺利推进?你罔顾人才的合理任用,这是严重的失职!身为一局之长,本应任人唯贤、统筹全局,你却如此心胸狭隘,丝毫不考虑工作大局,你这样如何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我……我……”邹峰此时已经无言以对,他心里清楚,自己精心安排接待新书记这事儿,彻底搞砸了,这恐怕意味着自己这个局长的位子也悬了。最后只能低着头说:“陈书记,钱县长,对不起,是我的问题,我检讨,一定深刻检讨。”
钱勇哼了一声:“还不赶紧把杨明同志找来,具体的项目规划细节,你们能讲清楚?”
“是是是……”邹峰急忙叫来办公室主任赵文辉,急切道,“你赶紧打电话给杨明,让他马上来会议室,快去。”
赵文辉赶忙拿出手机拨打杨明的电话,可电话无人接听,原来杨明正在写材料,因用手机上网查资料,手机没电了,此刻正在充电。
“局长,杨明电话关机了。”
邹峰一听,更是汗如雨下,急忙说道:“他今天上班了,应该在办公室,你赶紧去找他。”
赵文辉立刻马不停蹄地跑到杨明办公室,一进门就着急地说:“杨明,快跟我去会议室,讲解文化古街的方案细节。”
杨明心中冷笑,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说道:“不是吴敏娟去讲解吗?怎么又找我?我又不是项目组成员。”
“哎呀,那娘们儿不行。”赵文辉慌慌张张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随后也不管杨明愿不愿意,拉着他就往会议室赶。
杨明被赵文辉一路拉扯到会议室门口,抬手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角,镇定自若地推开会议室的门。瞬间,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好奇、期待、审视等各种目光交织。
杨明在会议室待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期间,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方案的每一处细节,从文化古街的历史渊源到未来发展的规划,每一个点都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虽然大家不一定清楚杨明讲得对不对,但既然陈书记带头鼓掌,那肯定没问题。
会议一结束,陈东直将杨明叫到身旁,两人并肩朝着平阳镇赶去,准备进行实地考察。实际上,文化古街的项目方案早就尘埃落定,并且也已与平阳镇镇政府展开了交流,部分项目实施工作已经能够提上日程。
行进途中,杨明与陈东一边走着,一边热切交谈,气氛融洽。秘书、钱勇和陈文平等人则自觉放慢脚步,远远跟在后面。
走着走着,钱勇和陈文平不禁对视一眼,心中泛起疑惑,他们隐隐觉得陈东和杨明或许早就相识。然而,仔细回想陈东来到文化局后的种种表现,一切又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毫无破绽。
这正是陈东的精明之处。他知道,如果直白地表明与杨明的关系,肯定会招来无端的猜测与非议。
而如今,通过这样看似偶然的方式,巧妙地展现出自己对杨明才华的赏识,既达到了目的,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即便有人心存怀疑,也只能暗自揣测,绝不敢拿到明面上议论。这么一来,陈东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什么叫“慧眼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