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八十四章庆功论战,墨晶之谜【1 / 1】

墨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榆林镇城头落日余晖渐渐褪去,漫天星辰如璀璨明珠洒落天穹。李牧立于城楼,手中墨晶在月光下依旧不见光泽,反而吸收着四周微光,如同一片凝固的黑夜。他轻轻摩挲着这块神秘矿石,感受着其中潜藏的力量脉动,心中思绪万千。

“主公还未歇息?”

王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牧转身,看见这位智者虽已洗去风尘,换上了干净的儒衣,但眼中疲惫之色犹存。

“王先生不也是如此?”李牧微笑道,“该好好休息了,明日再谈公事。”

王猛摇头,走到李牧身旁,与他一同望向远方隐约可见的黑风山方向,那里仍有些许火光闪烁。

“大敌当前,怎敢懈怠?更何况,此次出山一行,草民心中已有诸多疑惑,非向主公禀明不可。”

李牧点头,示意王猛继续。

“那墨晶矿阵,绝非寻常物事。”王猛语气凝重,“陇西李氏研究此物多年,已隐约掌握了激发其能量的方法。草民所见的阵法构造极为精妙,恐怕出自某位不知名的大家之手。”

“这与我所了解的吻合。”李牧将手中墨晶递给王猛,“墨晶不仅可铸兵器,更可布阵,甚至炼药。陇西李氏的野心,恐怕不止于强兵。”

两人陷入短暂沉默,夜风拂过城楼,带来一丝凉意。

“来吧,去议事厅,我已命人备了酒食。一边犒劳将士,一边共议大事。”李牧做了个请的手势。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荀彧、岳飞、张灵韵以及几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已在座中。见李牧与王猛进入,众人纷纷起身相迎。

“诸位免礼。”李牧摆手示意众人坐下,“今日之战,我榆林镇重创强敌,保全城池,实乃不幸中之万幸。来,先饮此杯,以慰将士们的辛劳。”

众人举杯共饮,杯盏相碰,声音清脆。虽是庆功宴,但席间气氛却不甚热烈,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岳将军,伤亡情况如何?”李牧问道。

岳飞放下酒杯,神色凝重:“此战我军阵亡一千三百余人,伤两千余。虽重创了匈奴人,但我军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恢复全盛战力。”

“文若先生,城中情形如何?”

荀彧捋须叹息:“城中百姓虽惊魂未定,但因我军奋勇抵抗,士气尚可。然粮草紧缺,若非昨日焚毁了匈奴人的部分粮草,补充了我军存粮,怕是支撑不过月余。”

李牧皱眉,转向张灵韵:“流民情况如何?”

“流民大多安分,甚至有不少人主动请缨上城协防。此战后,他们对主公和榆林镇的归属感更强了。”张灵韵的回答带来一丝好消息。

“各位,”李牧环视众人,语气沉稳有力,“我们虽赢得了这场战役,但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陇西李氏的实力与野心,远超我们想象。墨晶之秘,更是深不可测。”

他将从系统获知的信息与王猛带回的情报整合,详细讲述了墨晶的几种可能用途。

“高能武器、能量阵法、特殊药剂…”岳飞眼中闪烁着战意,“若能掌握这些技术,我军战力将大增!”

“然而这也正是危险所在。”荀彧忧心忡忡,“陇西李氏经营西北多年,必已掌握了部分墨晶技术。他们图谋甚大,绝不会放过我们这个小小的榆林镇。”

王猛点头赞同:“文若先生所言极是。黑风山一役,我们不仅揭露了陇西李氏的秘密,更破坏了他们的矿脉。他们的报复,必然比匈奴人更加凶狠、更加隐蔽。”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张灵韵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问。

李牧站起身,走到议事厅中央的沙盘前,沉声道:“首先,我们需恢复实力,巩固防御。岳将军负责训练新兵,整顿军备;文若先生主持后勤,稳定民心;灵韵加强情报网络,密切监视匈奴人和陇西李氏的动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其次,我们需研究墨晶,寻找其应用之法。这不仅关系到我军战力,更是对抗陇西李氏的关键。”

“对敌之策呢?”岳飞追问。

李牧嘴角微扬,露出一丝锐利的笑意:“匈奴人虽暂时受挫,但呼延晏野心勃勃,绝不会轻易撤军。而陇西李氏失了墨晶矿,必然心急如焚。我们…何不让他们继续斗下去?”

王猛眼前一亮:“主公是说…?”

“不错,挑拨离间,让两虎相争!”李牧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散布消息,称匈奴人得到了部分墨晶矿石,正在研究其用途。而陇西李氏则早已在榆林镇中埋下暗子,意图夺取我们的"宝藏"。如此一来,两强相争,他们的注意力便会分散,给我们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妙计!”王猛拊掌赞叹,“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避其锋芒,更能借刀杀人!”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名斥候匆匆赶来,跪地禀报:“主公!远方探子传回消息,呼延晏大军已开始撤离我榆林镇西北方向,似是返回大营修整。但仍有大队人马留守,监视我城动向。”

“呼延晏不过是暂时收缩,并未放弃。”岳飞分析道,“他损失惨重,需要休整,但决不会轻易离去。”

“还有呢?”李牧追问斥候。

“黑风山方向,所有黑风堂喽啰已四散而逃,山寨几乎空无一人。但…据报,有一支陇西李氏的精锐队伍正在搜索山区,似乎在寻找什么。”

李牧与王猛对视一眼,心知陇西李氏必是在搜寻幸存的墨晶矿脉或遗留的矿石。

“文若先生,”李牧转向荀彧,“请你带上几位能工巧匠,研究王先生带回的墨晶样本和阵法图录,看能否有所收获。”

“遵命。”荀彧郑重点头。

“岳将军,加强城防,特别是西北方向。同时,派出斥候,密切监视匈奴人和陇西李氏的动向。”

“末将领命。”

“灵韵,你负责散布我们之前议定的谣言,挑拨匈奴人与陇西李氏之间的矛盾。”

“灵韵遵命。”

“王先生,”李牧最后看向王猛,“请你协助我分析这些墨晶的特性和可能的应用方向。我有预感,墨晶之秘,将是我们在这乱世中立足的关键。”

王猛点头应允,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夜深了,众人各自散去,只留李牧与王猛继续研讨。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专注的面容和桌上那几块神秘的墨晶矿石。窗外,皎洁的月光洒在经历战火洗礼的榆林镇上,显得格外宁静。然而,这宁静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